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途经秦始皇墓 (唐)许浑
龙蟠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帝。
【小题1】这首诗中“势入浮云亦是崩”熔铸了无比丰富的历史内容,请结合诗歌一、二句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诗歌第三、四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秦始皇墓龙盘虎踞,直入云霄,仿佛象征着秦始皇生前的煊赫声势(1分),但一个“崩”字陡转,写出了秦始皇在位时的不可一世与覆亡的迅速,宣告了秦始皇的死亡和秦朝的灭亡(1分),极富讽刺性(1分)。
【小题2】诗歌第三、四句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1分)。同样的青山秋草,路人只向汉文帝墓前参拜(1分)。汉文帝的仁爱谦和与秦始皇的残暴刚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含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点(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读懂诗句意思。“龙蟠虎踞树层层”讲的是秦始皇的坟墓龙盘虎踞,树木层层,象征着秦始皇生前的煊赫声势;“势入浮云亦是崩”意思是说,尽管秦始皇生前的声势直入云霄,但到头来“亦是崩”, 一个“崩”字陡转,写出了秦始皇在位时的不可一世与覆亡的迅速,宣告了秦始皇的死亡和秦朝的灭亡,强烈的反差对比极富讽刺性。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解答此题,须结合第一联分析。第一联写的是秦始皇墓,第二联“一种”(意为“同样”)一转,写出同是埋葬在“青山秋草”中的汉文帝墓,却赢得了了路人的参拜。这显然是用了对比的方法,以汉文帝的仁爱谦和与秦始皇的残暴刚愎形成强烈对比,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秦始皇的讽刺。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
点绛唇①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②遮回,掩饰。
小题1:这首词上下两阕所写内容有什么明显不同?(5分)
小题2:有人说“做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上阙侧重叙事和描写,写采药、饮酒以及眼前所见暮山千叠之景,听得渔舟唱晚,声声在耳,下阙萌生醉弄扁舟的兴致,无所顾忌更不怕连天波浪,最后两句以心理活动为主,侧重抒情。
小题2:前文以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叙写悠闲、潇洒、无拘无束的乡居生活,“作个闲人样”充满抑郁和无奈,使前文所写一切笼罩上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的意味,使全诗在洒脱中满含沉郁和悲愤。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要明白词的一般特点,上阕一般写景,下却一般抒情,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雨霖铃》等,但是回答是要结合原词去作答,写了哪些景(概括)抒发的什么情(结合作者的特点)。
点评:做好这类题首先要对诗词曲等文学常识有一定的了解。
小题2:做好此题应该知道前文之境是什么样的(自由,无拘无束),然后在分析“做个闲人样”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反语,含愤恨之情),结合注释和作者的诗作风格(《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思想内容)作答
点评:做好此类题应该学会知人论世,要结合诗词注释来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浪 淘 沙 令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问题:词中三处运用对比,联系作者经历,分别说明对比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梦境与现实对比:表现对昔日“贪欢”的怀念和今天囚居的愁怨;
(2)“别”易见“难”的对比:表现破国被囚转眼之间,而故土故人消逝的无限悲哀;
(3)天上与人间的对比:表现由帝王沦为囚徒的厄运不可逆转的惨痛。
本题解析:题目非常具体,有如下信息:三处对比,内容,情感。围绕此答题即可。结合中学课本中的《虞美人·春花秋月》可知,李煜的这首词将眼前实景与联想到的往事(虚境)对比起来,体现国破被囚的悲哀。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5分)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小题1】从诗歌体裁上看,这是近体诗中的 ? 诗中主要意象是什么?(2分)
答:
【小题2】这首诗突出了意象的哪些特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①绝句 梅花
【小题2】特征:耐寒、清高、报春 感情: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本题解析:
【小题1】绝句一说为律诗之短截部分,因只有四句而得名,故而其平仄与押韵较之律诗大体上并无二致,仍为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但实际上,绝句成型还要在律诗之早,只是相对于唐时近体绝句平仄较为自由,所以将唐律成型之前的绝句称为“古绝句”,以示与近体绝句的区别。本诗根据内容中的“身”、“尘”、“春”可以判断是绝句;根据“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及“散作乾坤万里春。”可以判断是梅花。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本诗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意对即可);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与桃李显示梅之高洁守志),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9分)
白帝1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2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1. 此诗歌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其时,安史之乱结束已三年,唐王朝盛世难再。诗人此间流寓夔州,还作过《秋兴》等诗。
2. 诛求:勒索,敲诈。
小题1:下列对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用民歌的复沓句法写峡江云雨翻腾的奇险景象:登上白帝城楼,只见云气翻滚,从城门中腾涌而出;城下大雨倾盆,使人觉得城还在云雨的上头。
B.颔联中“高江”对“急峡”,“古木”对“苍藤”,对偶工稳,铢两悉称;“雷霆”和“日月”各指一物(“日月”为偏义复词),上下相对,形象凝炼而集中。
C.颈联写归马在原野里悠闲吃草,人们在家中悠闲度日的恬静场景,传达出诗人的无穷感喟,和前两联急骤的调子形成鲜明对照。
D.尾联以典型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现实。“何处村”是说辨不清哪个村庄有人在哭,造成一种苍茫的悲剧气氛,实际是说无处没有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