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下面一首诗歌,是根据唐诗组合而成,仔细阅读,并依照出处写出这些唐诗原句。(6分)(写出三处即可)
人月圆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鬓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乌衣巷》)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
注释:①池馆:周围有水池的屋子。②沈郎:即多病的诗人沈约,这里指词人自己。
1.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这首词开头两句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人在下阕表现了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开头两句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美景图,以乐景反衬哀情,使其哀伤之情更深。(意对即可)
2.通过鸿雁、鹧鸪、落花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对故旧的思念,以及心情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①
辛弃疾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②,有谁知。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在江西带湖赋闲时所作。余叔良,辛弃疾的友人。②冷澹:清冷淡泊。
(1)作者笔下的梅花有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傲雪凌霜,岁末争春,欲开未开,白里透红。(意思对即可)
(2)示例一:作者认为,为人处世不应过于清高淡泊,否则就不能得到别人的赏识。
示例二:作者认为,为人处世应该保持高洁,即使不被别人赏识,也要坚守不变。
(意思符合其中一个示例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写出下面各句的空缺部分。
(1)古代阳关,位于现在的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如今,由于经济的开发,人烟稠密,交通发达,那里再也不是王维在《渭城曲》里所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了。
(2)对于问题的认识,所处位置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宋代大诗人苏轼曾在《题西林壁》一诗中有相似的两句,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代名相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对名利和为人作过精辟的论述,后人也常将此句作为座右铭以自策,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潜的诗不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激烈;苏轼的诗不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
(5)在写作过程中,灵感如同思维
⑴江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吴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2)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3)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4)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江娥啼竹素女愁?梦入神山教神妪?吴质不眠倚桂树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题。?
点绛唇
林逋
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②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一座奢华别墅。因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此为其饯行,而成了指送别、饯行的代称。②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词为“咏春草绝调”,词中借咏春草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用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借咏春草抒发离愁别绪。上片写荒园、暮春、残花、细雨,无一字写草,却令人自然联想到草:园既无主,草必与花争春;花随雨去,草便更盛。如此荒芜之状渲染了浓郁的离别氛围。下片“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一句描绘了草接天涯,蔓连阡陌的情景,表现了绵绵不尽的离愁。(答出任意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2.前两句用典,写人去园空、草木无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乱生”二字,显出荒芜之状。“谁为主”的叹问(设问),点明园的荒凉无主,蕴含着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慨叹。三、四句渲染衬托,描写无主荒园在细雨中的情景:春色凋零,花朵纷坠,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濛濛细雨飘逝“满地”,境界开阔而情调婉伤。虽写雨中落花,却含草盛人稀、无可奈何的惆怅,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以下几句写离情。“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此句情景交融,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人送行饯别之地;此暗指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日暮。词人抓住特定时刻,刻画出这幅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的画面。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像。(答出其中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