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30分)
杰克是美国一家广告公司的市场调查员。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客户,凑巧正赶上客户在吃汉堡包,那位客户只吃了三分之二就不吃了。杰克问他原因,客户说:“像我这个年龄的人,饭量已经减小了,而现在的汉堡包都是按照青少年的食量做的,我们买回来其实吃不了,只能吃三分之二,剩下的只好等下一顿再吃了。”
杰克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个商机,于是进行了一番市场调查。调查显示:很多汉堡包店都争相出售大型汉堡,以量大来招徕顾客,却忽视了一个小问题,就是中老年顾客食量小,大汉堡买回来吃不完,因而很多人索性不买了。
杰克找到同事凯立,商量开一家迷你汉堡包店,售卖的汉堡比别家的小一码,价钱自然也低一些。产品推出后,立即受到中老年顾客的欢迎。没多久,他们的汉堡包店相继开出连锁店。后来便有了风靡全美国的迷你汉堡连锁公司。请根据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标题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立意参考:
①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②要敏锐地抓住可乘之机。
③找到企业的缺陷所在,针对其不足推出自己的创意,就能取得成功。
④小一码的智慧。
⑤有大尺寸的视野,才可能螺蛳壳中做道场。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是的,欣赏是朝霞,指引黑暗中迷途的游子;是沙漠中的露珠甘泉,滋润长途跋涉者的心灵;是常年盛开的花朵,向世界播送它的芬芳;它也是一声春雷,催醒人性中善与爱的萌芽。
因为欣赏,我们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因为欣赏,我们在和谐中更多了信任和肯定;因为欣赏,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韵;因为欣赏,我们告别了郁闷和沉沦;因为欣赏,我们不知不觉提升了自身……
请以“欣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可讲述生活中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泰戈尔在一首小诗中写道:
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恋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
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弹了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现实生活中,类似诗中所说的这种事与愿违的情况可以说并不鲜见,人们究竟应该如何把握做事的度呢?
请以“愿望与结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或讲述故事,或发表的见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弓逾满必断,月过圆必缺
花儿为什么谢了呢?
我的热恋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
因此花谢了。
琴弦为什么断了呢?
我弹了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
因此琴弦断了。
这是印度诗哲泰戈尔的一首富含哲理的小诗。
它形象地告诉我们:爱一件东西,珍惜它,呵护它,但不要爱它爱得过分。花儿浇多了水会烂根,鱼儿喂多了食会撑坏,庄稼施多了肥会疯长,桩桩件件,竟是如此的事与愿违:爱花——花谢了,爱琴——琴断了,爱鱼——鱼死了……这些都不是我们希望的。这也许是过分的爱的后果。爱一件东西不能过分,否则会走向它的反面。过分的爱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过分的爱会把它惯坏。
同理,弓张得过分满,弓弦会断掉;月过了它的满期。必定要缺少。这就告诉我们,爱任何一样东西,做任何一样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我们都不应该超出这个限度,否则会事与愿违。
过分和过度只会与预期南辕北辙。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富翁丢了一条名贵的狗。他十分心痛,于是他登报:有能找到他的狗的,赏金五千元。有一乞丐找到了那条狗,正要送还时,富翁又登报,赏金加到了一万。乞丐一想,再等等,也许有个大价钱。于是他把狗拴到了下水道。等到富翁的赏金到了10万时,乞丐笑呵呵地走进了下水道,而那狗早死了。
正因为凡事都有度,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所以做事应量力而行。对自己或他人的要求也不要太过分,一切都要适可而止。古来就有“有心栽花花不发”的道理。过分要求每一件事必须完美,是不会有太好的结果的。因为世上没有一件东西是绝对完美的。有人说天上的太阳完美,但太阳也有被月影遮蔽的时候;有人说雄壮的山峰完美,纵观千百万年的变化,它也在沉浮;有人说浩瀚的大海完美,要知道它也有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区的可怕陷阱,也有被石油破坏成死水的污点……所以小小的你我更不会完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有理由去追求它,而不能去苛求它。过分的苛求会使我们犯错误,事与愿违。
所以做任何事情总得有一个限度。弓逾满必断,月过圆必缺。
点评
本文是一篇富有特色的作文,比如其结构、选材都很有特点,可圈可点。但是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还数其语言。文章先引泰戈尔的小诗提出观点: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都不应该超出这个限度,否则会事与愿违。然后主要从超过限度的负面影响来论证观点,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笔法冷峻严谨。本文最突出的一点是作者自由驾驭语言风格的那份潇洒。用大量的短句、排比句形成一股对视觉的冲击力;用高度概括的事例,经典名言,构成了内敛的对心灵的冲击力,语言比较理性。
作者不同风格的语言,自由切换,游刃有余,形成了不同的表达效果。这种能力的运用在高考作文中是很有挑战性,也是相当有魅力,的。
本题解析:
关于“度”的话题,应该说也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热门话题。凡事要有度,“过犹不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就出在“度”的把握失衡上。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以“不能人云亦云”为题,运用逐层推进(纵向拓展)式,写一篇议论文,须先拟一个结构提纲,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不能人云亦云((纵向拓展))
论点:不能人云亦云
分论点:
1、人云亦云的表现;
2、人云亦云的危害;
3、人云亦云的本质、思想根源;
4、不人云亦云的做法、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李密在《陈情表》中写到“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确人生中有无数个时刻需要我们作出选择:是前进还是后退?有时候,前进会使我们豁然开朗;有时候,后退会使我们海阔天空……请以“进与退”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上。
温馨提示:准确把握话题关系,
进与退,从不同角度可以分辨出不同关系。可以是一种对立关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以是目的关系,进是目的,退是手段,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可以是条件关系,不懂得退就不可能进;可以是包含关系,有时退其实就是一种进,有时进也是一种退;可以是转化关系,进而不当,就导致后退。先选准一种关系作为确立立意的角度,阐释自己对该话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的认识,这样的文章才有现实针对性,才有价值。比如,可以讲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进”与“退”,如何把握“进”与“退”的方法与尺度等。
参考答案:
参考范文
退亦进
许多人总是匆匆前进,永远都是前进的姿态。但这却常常会使人错失一段人生的精彩,因为他们不谙退与进的奥妙,其实退亦是进。
一首极富禅意的诗写道:“手满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一个插秧的细节将退与进的奥妙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适当的时候及时地隐退是一种处世的大智慧。
也许你现在很辉煌,但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决定你无法一直辉煌下去,适时地退下舞台,永远给人留下你最辉煌的一面。
缔造“米勒时刻”的NBA球员雷吉·米勒就深谙退的奥秘。当年龄渐渐增长,身体渐感不支的时候他主动选择退出联盟。没有遇到被各支球队推来推去的尴尬,也没有留下羞涩的统计数据。相反,他的适时退出,使人们永远记住了他的“米勒时刻”。
该退的时候不退,只会使你的辉煌变得黯淡无光。
火箭球员“非洲大山”穆托姆博,如今已过而立,却仍留在这块原本只属于年轻人的赛场。看到“大山”在赛场上蹒跚的身影,谁还能忆起他当年的“盖帽王”的桂冠。我想,大家心中只会有些许的怜悯甚或憎恶,该退的时候不退,其结果只能是使自己曾经的光环一圈圈消失。
退下来是为了更好地积蓄力量等待再次的爆发。
退,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停止或隐居山野与世隔绝。在退下来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地去尝试新的领域,在新的领域重新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虽然已走下了总统的位置,但他的身影却依然活跃在世界人民的视线中。出自传,开演讲,搞募捐,他做得风风火火,轰轰烈烈。
邓亚萍走下乒乓球的舞台,但她又进入大学深造,苦学功课,同样取得了令人咋舌的成绩。乔丹走下了NBA的舞台,但他的乔丹球鞋依旧卖得火热。从一个舞台退下为的是登上另一个更大的舞台。
退与进就是存在着如此微妙的关系,有时你后退几步,你却会发现你前进了一大段距离。
本题解析:1、关系型作文离不了对话题关系的准确理解和必要的分析。要先选准一种关系作为确立立意的角度,不能在一篇文章里多次变换角度,造成文章思路的混乱。
2.分析关系是必要的,但只能是基础,不能是主体,主体应是从这个关系出发,阐释自己对该话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的认识,这样的文章才有现实针对性,才有价值。比如,可以讲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进”与“退”,如何把握“进”与“退”的方法与尺度等。3.不能对话题的多个概念平均用力,要在兼顾所有概念的基础上对某个概念有所突出,这样的文章才有新意有深度。“进与退”的话题,可以把重点放在“退”字上,“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很好的立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4.注意思想意义的积极性和说理的辩证性。不能对所有的退全都大唱赞歌,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进”是我们必需的,而且是应该贯穿我们人生始终的。退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是暂时,不是永恒;只是适量,不是无休止。
点评:考场作文的立意,最重要要的是准、稳。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尽量不要标新立异。要做到“准”“稳”要善于找到命题人在立意方面有相关暗示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这些关键性的句子往往在材料的结尾处,往往以议论句的形式出现。关键的词语可能是出现次数较多,且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将材料简述一次,然后依据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在作文的开头将材料简述一次,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