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常见题型》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6-29 17:06:00 【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30分)
杰克是美国一家广告公司的市场调查员。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客户,凑巧正赶上客户在吃汉堡包,那位客户只吃了三分之二就不吃了。杰克问他原因,客户说:“像我这个年龄的人,饭量已经减小了,而现在的汉堡包都是按照青少年的食量做的,我们买回来其实吃不了,只能吃三分之二,剩下的只好等下一顿再吃了。”
杰克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个商机,于是进行了一番市场调查。调查显示:很多汉堡包店都争相出售大型汉堡,以量大来招徕顾客,却忽视了一个小问题,就是中老年顾客食量小,大汉堡买回来吃不完,因而很多人索性不买了。
杰克找到同事凯立,商量开一家迷你汉堡包店,售卖的汉堡比别家的小一码,价钱自然也低一些。产品推出后,立即受到中老年顾客的欢迎。没多久,他们的汉堡包店相继开出连锁店。后来便有了风靡全美国的迷你汉堡连锁公司。请根据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标题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是的,欣赏是朝霞,指引黑暗中迷途的游子;是沙漠中的露珠甘泉,滋润长途跋涉者的心灵;是常年盛开的花朵,向世界播送它的芬芳;它也是一声春雷,催醒人性中善与爱的萌芽。
  因为欣赏,我们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因为欣赏,我们在和谐中更多了信任和肯定;因为欣赏,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韵;因为欣赏,我们告别了郁闷和沉沦;因为欣赏,我们不知不觉提升了自身……
  请以“欣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可讲述生活中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3、写作题  泰戈尔在一首小诗中写道:
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恋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
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弹了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现实生活中,类似诗中所说的这种事与愿违的情况可以说并不鲜见,人们究竟应该如何把握做事的度呢?
请以“愿望与结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或讲述故事,或发表的见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4、写作题  ?以“不能人云亦云”为题,运用逐层推进(纵向拓展)式,写一篇议论文,须先拟一个结构提纲,不少于800字。



5、写作题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李密在《陈情表》中写到“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确人生中有无数个时刻需要我们作出选择:是前进还是后退?有时候,前进会使我们豁然开朗;有时候,后退会使我们海阔天空……请以“进与退”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上。
温馨提示:准确把握话题关系,
进与退,从不同角度可以分辨出不同关系。可以是一种对立关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以是目的关系,进是目的,退是手段,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可以是条件关系,不懂得退就不可能进;可以是包含关系,有时退其实就是一种进,有时进也是一种退;可以是转化关系,进而不当,就导致后退。先选准一种关系作为确立立意的角度,阐释自己对该话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的认识,这样的文章才有现实针对性,才有价值。比如,可以讲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进”与“退”,如何把握“进”与“退”的方法与尺度等。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