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9 17:22:13 【

1、单选题  下面各组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此天子之气也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他日汝当用之哀吾生之须臾
D.臣俱以表闻虽董之以严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D用,介词  A.表判断/句中语气停顿  B.表承接。译为“就”“便”/副词 表判断,“是”“就是”。 C.指示代词,这,此/助词,的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文学常识及名句默写(每空1分,可选做小题,共8分)
?,雄飞雌从绕林间。?② ?,孤舟一系故园心。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④画图省识春风面, ?
⑤住近湓江地低湿, ??杜鹃啼血猿哀鸣。
⑥于是废先王之道, ?,以愚黔首;?,杀豪杰。
⑦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学习的意义是 ?
⑧贾宜在《过秦论》中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沉缅? 非红? 炫耀?名列前矛
B. 金典? 椰揄? 响银?捉巾见肘
C. 胁迫? 肖像? 掩映?举步维艰
D. 讫立? 澎胀? 因缘?引精据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小有名气,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赏。
B.临出发了,张小芳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行李。
C.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记者一定要有正义感,要用好手中的笔,否则就成了无冕之王 ,所到之处人人忌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B项,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放在此处明显不合语境。
点评:这几个成语在高一教材中都没出现过,其实作为月考题完全可以从教材中选用成语。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充适当的句子。
  ①______________。据民意中国网和北京益派市场咨询公司对207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25.7%的人在生活中有较多手写机会,74.2%的人表示手写机会不多,其中23.6%的人手写机会很少,4.4%的人几乎已经不用手写了。
  ②_______________?调查中,71.4%的人认为这会削弱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64.5%的人觉得后果是“书法艺术会趋于消亡”;56.0%的人认为“写作者的个性无从体现”。同时,也有7.9%的人觉得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中国人大文学院副院长张永清指出,在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中,手写体不会占主导地位,但③______________。以后用硬笔书写可能会和现在写毛笔字一样,被当做一种艺术,因为那时大家都不太用硬笔了。


参考答案:①手写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②手写时代渐行渐远会带来什么后果?
③手写不会消失。(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