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9 17:42:06 【

1、其他题  名句默写 (每空1分,共20分)
小题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荷塘月色》
小题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氓》
小题3:夙兴夜寐,??。《氓》
小题4:昔我往矣,?,今我来思,?。《采薇》
小题5:长太息以掩涕兮,?。《离骚》
小题6:民生各有所乐兮,?。《离骚》
小题7:??,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小题8:??。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
小题9:山不厌高,??,??,天下归心。《短歌行》
小题10:??,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小题11:??,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
小题1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
小题13: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小题14:舞幽壑之潜蛟,??。《赤壁赋》
小题15:寄蜉蝣于天地,?。《赤壁赋》
小题16:?,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参考答案:
小题1: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小题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小题3:靡有朝矣
小题4: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小题5:哀民生之多艰
小题6:余独好修以为常
小题7:同心而离居
小题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小题9: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小题10:羁鸟恋旧林
小题11:暧暧远人村
小题12:齐彭殇为妄作
小题13:足以极视听之娱
小题14:泣孤舟之嫠妇
小题15:渺沧海之一粟
小题16: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本题解析:注意易错字:匪、愆、靡、霏、常、衿、悠、羁、暧、殇、妄、嫠、沧、粟。
点评:本题最大的特点是默写量相当的大,其中还有非高考默写篇目中的语句。作为高一检测卷,加大默写的比重还是有必要,强行要求学生学过之后就过关,有利于高三的复习。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2)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3)使天下之人,____________。独夫之心,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宝钗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宝玉认为她在说“混帐话”,并且当众颂扬黛玉不会这么说。黛玉听后又喜又惊,又悲又叹。(《红楼梦》)
B.觉民、觉慧和几个同学创办了《黎明周报》,刊载新文化运动的消息,介绍新思想,抨击旧制度和旧思想。觉慧热心地参加周报的编辑工作,经常在上面发表文章。(《家》)
C.吴荪甫和赵伯韬在一家夜总会密谈“合作”事宜,赵伯韬想介绍一家银团放款给益^91考试网司,条件是用益^91考试网司的全部财产做担保,吴荪甫最终没有答应。(《子夜》)
D.报纸上登载了夏尔父亲因破产而自杀的消息,夏尔得知噩耗痛不欲生,葛朗台同情地说道:“这年轻人真有出息,把亲情看得比钱还重。”(《欧也妮·葛朗台》)
E.涅赫柳多夫从彼得堡的剧院出来,步行回姨妈家。路上一个妖冶的妓女朝他嫣然一笑,他顿时想到了玛丽叶特,产生了像在剧场里那样又迷恋又嫌恶的感觉。(《复活》)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
(1)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__?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____________?,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___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4)?________________?,飞羽觞而醉月。(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5)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参考答案:(1)其势不俱生
(2)而人之所罕至焉
(3)戎马关山北
(4)开琼筵以坐花
(5)侵晓窥檐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别离》是一首抒写友情并融入了生命体验的诗。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对作者深刻情感的理解,并具体阐释你对最后一节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冯至十四行诗,受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表现了对永恒,对自然,对流逝中万物的体验和思考。没有急躁,担当风雨,忍受艰苦,默默地从事有意义的工作,诗中“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各自把个人的世界耘耕”等,就表达了这样的人生思考。而这样的思考又包含着时间意识。生长、死亡,独立不移,以感恩的心情,与万物融为一体,获得永恒。冯至把这样的人生体验融合在诗歌的后两节诗境中,表现静默深邃的情怀。“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像初晤面时突然感到前生”,“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