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6-29 18:15:38 【

1、单选题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人非常善于以日常口语和朴实的描绘来绘景写情,从而使作品生活气息浓厚,具有一种特有的质朴美。
C.烛子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自己。
D.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



2、阅读题  《孟子》阅读考查。(6分)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①,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②。”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以上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在这里指品德好的人,因为符合中庸之道的人处事能不偏不倚、合乎法度。
B.这一段话不仅讲社会教育,还涉及家庭教育。孟子认为,父兄等成年人有教育未成年人的责任。
C.“不肖”是贬义词,与“贤德”相对而言。
D.孟子认为,如果有德才的人不教育无德才的人,两类人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大到不能用寸来衡量。

小题2:.孟子又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这与上文的内容是否互相矛盾呢?请你简要说明。(3分)



3、单选题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是 (?)
A.一人独酌,可以深思漫想,这是哲学式的饮酒;两人对酌,可以灯下清谈,这是散文式的饮酒。
B.他的书桌上摆满了书,文学书啦,工具书啦,经管书啦。
C.苏东坡游赤壁,用了八个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总结了赤壁的风景。
D.我不知道哪年哪月,此楼此景,已被这篇文章(《岳阳楼记》)重建。(出自《文化苦旅》。)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窸窸窣(sū)
(jué)取
(yàng)
(piàn)
B.合具薄(jìn)?
(gǔ)岭
(shěn)知
(kān)
C.收佐中(kuì)?
(qīn)
(xī)
(yǔ)毙
D.万几(chén)翰?
(kēng)吝
(zhí)
(zā)摸



5、语言运用题  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另选描写对象,编写句子。(6分)
(提示:注意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同。注意隐含意。)
空中的鸟,何必和笼里的同伴争噪呢?你自有你的天地!
: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