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到哪儿去买休闲服?”为了这个问题,记者选取北京、上海、南京和武汉4个城市,在各自的主要商业街上,随机抽取了400个样本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请见下面提供的表格。请你阅读比较此表,并归纳出两点结论。
收入水平(年收入 单位:元)
| 少于8000元
| 8000-1.5万
| 1.5-2万
| 2-3万
| 多于3万
|
专卖店
| 50%
| 50%
| 52%
| 53%
| 52%
|
外资或合资百货店
| 6%
| 12%
| 13%
| 18%
| 24%
|
私营服装店
| 22%
| 19%
| 17%
| 15%
| 11%
2、语言运用题 汉字往往能引发人们的联想,仿写画线的句子。由汉字“人”联想展开,用比喻来形象地阐述“‘人’是什么”这一问题。 人是什么?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加缪说,人是西西弗斯,每天都好像在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其实从“人”这一汉字的联想来看,可以获得许多感悟:人是由一“撇”和一“捺”组成的。这一“撇”一“捺”,组合起来就像一个“坡”,人就是在不停地爬坡下坡中度过一生的,人是需要直面困难的勇气的;这一“撇”一“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撇”一“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搪塞/塞车?拾遗/拾阶而上?箪食壶浆/归心似箭 B.疮疤/创伤?恫吓/荷枪实弹?蒙头转向/蒙头盖脸 C.弦乐/船舷?滂沱/庞然大物?含英咀华/踽踽独行 D.熨帖/意蕴?栖居/栖栖遑遑?椎心泣血/脊椎动物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文王之囿①方七十里,刍荛②者往焉,雉兔③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④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孟子·梁惠王下》) 【注】 ①囿:园林。②刍荛:指割草砍柴的人。③雉兔:捕鸟猎兽。④郊关:这里指梁惠王的国都郊区。 请结合上述有关“囿”的文段,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列常用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拉扰 熟练 锻炼 玲珑 B.精彩 淳香 补偿 偿命 C.催眠 辍学 何偿 船桨 D.神经 竞赛 规矩 通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