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常见题型》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6-29 18:37:32 【

1、写作题  同学们,2010年是你们人生旅途中一段不平常的旅程,期间一定有许多值得你回味的人和事。请你择取其中一段难忘的经历,以《那一刻,我明白了?》(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请以“——读《史记》”为副标题,白拟正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60分)


参考答案:
阳光不会放弃生命
——读《史记》有感
司马迁身残志坚,忍受宫刑之痛,忍辱负重,用自己的生命和心血写出了史学巨著《史纪》。给我们以深刻启发,面对困难、挫折,要有顽强的意志力,经历磨难,才能获得成功。
一块图章,常常让我们坐想行思;一个职称,常常让我们辗转反侧;一次输赢,常常让我们殚精竭虑;一次得失,常常让我们痛心疾首;一次情缘,常常让我们愁肠百结;一次挫折,你是进是退?
快乐的人生,也许有痛苦.有的人能面对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发明家爱迪生不怕挫折,敢于同挫折斗争,他是胜利者,灯泡就是他最好的见证.张海迪虽然失去了双腿,但她把健康带进了千家万户,对她的赞口不绝是她的成功.勾践卧薪尝胆最后灭掉吴国,胜利是他的成功.古今中外有很多文人雅士面对挫折时都取得了胜利.
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的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鸡场的痛苦.考试失败、竞争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就是这一生的一点点失败,也许便会丧送一个生命.玩股票的股民因为损失了巨额的金钱便产生轻生的念头,站在高楼上纵身一跳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有何必呢?想开一下,从头在来,人生的道路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来的,不要被一些虚幻所蒙蔽而迷失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勇往直前,把绊脚石看作是自己的一次教训.俗话说的好:“失败是成功之母.”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要像寒冬里的松树,不管怎样的风吹雨打都挺立在那;要像沙漠里的仙人掌,不管太阳如何的毒,都永远给沙漠之中的商人一些凉意.只要你不轻言放弃,等待你的将是春风融融的春天和一滴甘泉般的滋润.
阳光不会轻言放弃,因为它的放弃,将是世界永久的黑暗;大地不会轻言放弃,因为它的消失将是没有立足之地;云不会轻言放弃,因为它的离去将是炙热的火烤使人们承受痛疾;水不会轻言放弃,因为它的远离世界将会干渴而死.当你遇到挫折时也不要轻言放弃,因为等待你的将是明天阳光灿烂无比的一天的开启.
谁都不要轻言放弃,你能够来都这个复杂的世界变是天意.挫折只是上天发了个脾气,只要你努力摆脱上天,一定会给你个满意的笑脸.
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是坚强者,只有你遇到挫折时能迎刃而上,不轻言放弃,等待你的将是一生美好的回忆.
不要抛弃你的一切,抓住!
温暖的阳光不会轻言放弃任何一个微弱的生命!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要理解司马迁的人物形象及《史记》对后世的影响,司马迁身残志坚,忍受宫刑之痛,忍辱负重,用自己的生命和心血写出了史学巨著《史纪》。给我们以深刻启发,面对困难、挫折,要有顽强的意志力,经历磨难,才能获得成功。司马迁在《史记》中,爱憎分明,坚持真理,具有历史责任感。为此可参考以下立意:
1.磨难成就人才。
2.要做一个坚持真理的人
3.做人要爱憎分明,有责任感。
4.要有顽强的意志力,敢于拼搏。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以12秒91获得110米栏冠军,取得中国男子项目的第一枚奥运会田径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人寄予厚望的刘翔因伤黯然退赛;2012年伦敦奥运会,旧伤复发的刘翔仍走向赛场,然而在预赛中摔倒,无缘奖牌。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8月7日17时50分,中国“飞人”刘翔在伦敦碗与最后一个栏架作最后的“吻别”。那一幕,感染了所有的人。刘翔到底怎么了?面对这一材料,作文时有多种角度,最好综合来写。不忘过去,期待未来。
  一、创造辉煌,独一无二。雅典奥运会,刘翔以平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中国田径的第一枚男子奥运金牌,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一个民族的崛起,他是独一无二的。刘翔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曾经拥有的辉煌,更重要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拼搏向上的精神,这是他永恒的价值所在。刘翔曾经创造了亚洲人在短距离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世界纪录,这是一个奇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名中国男子运动员能够超越他。
  二、背负期望,压力巨大。刘翔的号码是“1356”,这似乎预示着,他所背负的13亿人口、56个名族的期望。他太辛苦,压力太大了。
  三、坚守梦想,从未放弃。北京奥运会退赛后,刘翔仍然坚守梦想,从未放弃。这一次,他即便倒在栏下仍坚持单脚跳到终点,令人敬佩。刘翔很悲壮,我们要宽容一个曾经成功、现在失败的英雄。这种为了国家荣誉而战斗到最后的精神,尤为可贵。
四、永远英雄,向他致敬。刘翔单脚跳完全程,亲吻栏架,很多人说是作秀,我不赞同。这是他作为一名运动员的真情流露,向他致敬!每一名伟大的运动员,他的谢幕方式或是功成身退,或是悲情离场。刘翔的失败,的确出乎意料,但他已经尽力了。
以上角度是我们对一个曾经有过辉煌,而今悲情离开的英难最客观的评价。所以作文时千万莫偏激,客观宽容的对待他。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内容具体的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感动
生命中往往绚烂无比,然而,一件平凡不过的小事却能勾起内心深处的情感,一股莫名的感动也涌上心头……
奶奶是个慈祥的人,但在我眼里,她只是一个爱唠叨的长者而已。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自己对奶奶的所作所为是那么年幼无知,那么残忍。
事情也就发生在几个月前,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每天放学,放下沉重的书包,最先听到的便是奶奶殷情的招呼和关切的询问。天天如此,千篇一律。那时任性的我,总以为自己是个很有自我意识、追求时尚的新新人类。而奶奶那庸俗不堪的思想,是与我格格不入的。他对我的爱是不在乎,他说的话我不管听不听得懂,总是以一句“好”收场。我们之间的关系也仅以我对她,一位高龄长者仅存的一丝尊敬维持着。我总忘不了那次——
“啊——已经7点了!”从床上惊醒,“可恶,奶奶也不叫醒我,快迟到了!”这时,刚起床穿好衣服的奶奶走来,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昨天太晚睡了,所以……”我大声嚷道:“少废话!都是你害的!上次还说什么一定会早早地叫醒我,要是迟到了饶不了你……”我牢骚了一大堆,可奶奶则耐心地听我说完后,才说:“好了,快去刷牙洗脸,我去准备早饭。“不用了!”奶奶对我的忍气吞声,我反倒得理不饶人了。就这样,我没吃早饭就走了。果然,我迟到了。不仅被老师“训”了一顿,罚打扫一天的教室。再加上,刚发下来的数学考卷,也考砸了。于是,我更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气愤,把所有的愤怒都撒在奶奶身上了。
放学时,正巧下着雨。我故意将自己淋湿,一方面是心情不好,另一方面则是我认为奶奶一定会为我担心,看到因自己淋湿犯错而使孙子淋雨感冒而自责。此时,我还不知道,我已利用了奶奶对我的爱,那份无私伟大的爱。忽然,奶奶提着伞在叫我的名字,我又故意跑快,不接受奶奶的好意。
后来,我才知道奶奶是因为为我连夜织毛衣才晚起,而且在追我拿伞时不慎跌倒……?奶奶对我还是始终如一,而我每天看见奶奶时,不敢承认错误,视线却已模糊了。这泪,是愧疚?是感动?已不重要了。反正,我已在试着接受奶奶对我的爱,试着流泪,试着感动。


本题解析:人自生下来,情感、情绪就受到客观坏境的影响,受到偶发事件的牵动,“感动”就是人的感情受到冲击时的一种反应。
考生要想写好这篇文章,就需要从材料出发,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回忆曾让我们为之感动的人或事,景或情,力求从中选取内蕴丰富,值得我们咀嚼、玩味的材料,把它们组织到文章中来。此外在充分领会“感动”的内涵基础上,还要从全新的角度,选择一个新视角,去抒写真情。生活中处处涌动着令人感动的事情,只有善于用心捕捉,就能找到写作的切入点。
内容上,我们即可以写伟人的壮举,也可以写凡人小事;还可以写造化奇观,鬼斧神工。但切记,所写的这些都必须是令你感动的,能与读者用心交流的。要让读者感动,让生活感动,让世界感动。
写法上,既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但组织起来的材料作为文章主体框架必须都是抒情、议论的基础,否则,所抒之情,所议之理,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起不到感染读者的作用,反而会让读者望而生厌。无论采取何种表达方式,都必须要把握住情感的基调,以真情感人,以深邃的思想感人。
总之,只要文章内容能恰当地围绕话题,阐发“感动”的深层内涵,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就都符合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读诗词随想”命题作文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诗词脍炙人口,百读不厌。读诗词,可知古鉴今,可畅想未来,可体味情趣哲理,可涵养道德品行;诗词,或许能开启你的心扉,或许能激活你的灵感……
请以“读诗词随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考场佳作1】
吟古诗词断想
怀着几分对行吟诗人的向往,梦想能在古老渡口驻足,轻抚残断的石碑,拂去故纸上的尘埃,去感知遥远的时代;梦想能将精神放牧远方,化为风中草叶、河边顽石,抑或空谷幽兰,而这一切却在博大精深的古诗词中实现。
当苏轼“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吹到我耳中,当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扑到我眼前,当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浸入我鼻中,我心驰神往地被诗词所征服,心里萌发了莫名的信念,身为炎黄子孙,便与诗词签下了亘古不变的契约:受她润泽,对她笃信。
诗词是文字的韵律,奇瑰、精巧、流畅。每句诗、每首词,都是一幅蕴涵着情感、境界、哲理的图画。品诗,就是含英咀华;读词,就是探骊得珠,而人的思想也为诗词之智慧所净化。
 “大江东去”是豪情,“晓风残月”是伤怀,“红楼青衫夜读诗”是悠然,“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是萧瑟。但人的感情细腻纷繁,诗词的感情变幻莫测,怎可一言以蔽之。
同样是春天,丘迟说“草长莺飞,杂花生树”,李白吟“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柳永却叹“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同样是门,薛宝钗说“珍重芳姿昼掩门”,以示她的大家风范;林黛玉却说“半卷湘帘半掩门”,一派个性的解放;而史湘云提笔便是“神仙昨日降都门”,一丝仙气,一丝风尘,何尝不是她人生态度的写照。
不同的人,口中吟着不同的诗词;不同的态度,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这也许便是中国诗词的精髓所在。
当“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时,手持书卷,心被理智的轻风抚摸,可以清醒地认识自己,思考大地人生,智慧与哲思由此萌发。诗词带给人的不只是感性的冲动,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
诗人词人以俯瞰历史的魅力,把诗词的文化内涵呈现给后人。这些佳句与岁月共存,昭示着沧桑,让后人痛悟民族步履的蹒跚;展现着美丽,让后人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骄傲。“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诗页中闪烁着文人的哲思。
诗词,不仅仅是用来读的,还要用心去品味。读着这些文字所区分的是与非、包含的爱与恨,咀嚼着它们所表达的领悟与困顿,我便也初探了厚重的人生,分享了古人律动的青春,叩问了独抒性情的灵魂。诗词让人觉得似有炙热之火要点燃起全部激情,又觉得如同清凉之水柔和地滋养心灵。也许诗人拾起飘忽脑中的遐想、抓住若隐若现的思绪时,并未有意地雕琢粉饰,却在无意中流露了真情,使后人为之怦然心动。而其中丰富的文字底蕴,又不得不使人为之叹服——而非龙的传人,习染中华思想,岂能体会其中之神妙之万一!
大江东去,雄浑一族;小桥流水,婉约一派。滴泉飞瀑,柔波惊涛,如同天上的星星,只是表面的点缀,而深邃的夜幕后还隐含着浩瀚的寰宇,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诗词使燥热的心变得宁静,使贫瘠的心变得丰富,使平庸的人生多姿多彩。何不以三分易安的婉约、三分东坡的豪放、三分老庄的淡泊、一分板桥放浪形骸的心情,循着古人的诗词之路,去诠释生命的韵律。
【批阅意见】
读完这篇散文,首先让人叫绝的是作者的诗词素养,作者选用诗句真是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可以看出,作者既重视课文中出现的古诗词,又阅读了不少课外诗词。
“散文如诗”,本文意境幽远,韵味隽永。作者选取了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词的美的境界,引起读者无限遐想。
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像一曲深情的歌,一股清澈的泉。该文注意炼词炼字,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上口。
【考场佳作2】
伤寻觅
常常是,幸福着李清照的幸福,悲苦着李清照的悲苦。?——题记
上天成全,李清照与赵明诚相遇,一段美丽而凄苦的爱情故事由此诞生。
赵明诚的父亲是朝廷重臣,李清照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但是,赵明诚是淡泊功名,鄙视仕途的,这也是李清照敬重他的一个原因。他们有着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秉性,共同的爱好。他们可以合二为一,他们共同致力于金石研究,他们还搜集大量的古董名画,常常坐在一起细细品味,共同赏玩。可以说,他们的爱情是万人不可匹及的,那是真正的爱情,爱情中的知己,知己中的爱情。也只有这样的爱情,才有真正的快乐,才诞生了李清照的千古绝唱《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但是,随着宋朝的衰落,战争频起,这对温文尔雅的夫妻也难逃此劫。他们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走散的丈夫使她牵肠挂肚,失去的幸福使她痛断肝肠。而这一切留下的,只有千年的思念,万年的愁。一年后,赵明诚逝世,李清照一下子从天堂落到了地狱。“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思念的痛苦多么煎熬人!
她想寻回那段生活,她也在不断地寻找,于是留下了凄美的《声声慢》。
不断地寻觅,却去哪里找?天下如此之大,只有一个赵明诚!迫于生计,李清照曾被迫改嫁,但终又散去。毕竟,“黄金万两容易得,知己一个也难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天寒心更寒,当年飞过的大雁今又来,牵起多少回忆。可眼前却是凄风冷雨,满地憔悴的黄花,竟与自己同命相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为一段完美的爱情溢出了今生无语的泪水。
黄昏时分,曾经聚在一起,赏花饮酒。转眼间,天昏地暗,阴雨连绵,天也哭了,地也恸了。满地黄花是相思泪,是伤心雨,是日日夜夜的思念聚到一起,梧桐点滴细雨,雨凄凄,梧桐寂寞,人憔悴。
幸福与凄苦的李清照啊,她拥有了人间最美好的爱情故事,却又承受了最凄惨的牵肠挂肚。而她对赵明诚的无限思念,只好写在《醉花阴》里,《声声慢》中。
但是,没有这样的生活,也就不会有如此绝美的易安之词,我们只好说,是上天安排了这一切,造就了才华横溢、凄美绝伦的李清照。
【批阅意见】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饱含挚情的作文。作者从真挚的情感出发,抒真情,写实境,极力渲染李清照的幸福与悲苦。在对李清照一生的回忆中,巧妙地穿插了她的诗词,二者相得益彰。


本题解析:
作为一个有心人,你可能在生活中会有许多发现,这些发现使你的智慧超越一般人。你的思绪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浮想联翩,在作文时尤其如此。
你可以想像自己背上旅行包,与王维共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韵致,与他“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你可以想像自己听东坡居士高弹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与其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情愫;与他冬令踏雪,印出一路的“雪泥鸿爪”;看他“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你还可以想像与易安居士乘舟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听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十四字叠音。
在写法上,你既可叙事,又可议论,还可抒情。只要你张开思维的翅膀,紧紧扣住“读诗词随想”这个话题,就一定会使你的文章具有丰沛的活力,就一定会感动和感染读者。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