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行走在青春道上,我们既能领略到成长中美妙激昂的旋律,也会体味到挫折所带来的苦涩与痛楚,还会遭遇到因理想与现实之间反差而产生的迷茫与怅惘……苦、辣、酸、甜,青春的滋味不是单一的,酸甜中有苦辣,苦辣中也有酸甜。生活中的你,感受到的青春是什么?
请将“?的青春”的题目补充完整,而后以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绽放的青春
阳光洒满大地,天空蔚蓝无云,我们正值最繁花年华的季节,我们正处在法制健全的社会,我们正生活在无数人宠爱的家庭里,但我们却仿佛永远不知足般的一味向别人索取着,一味的享受着,却不知如何运用自己这锦绣年华,更不知如何绽放自己这青春的色彩。
如今的我们,拥有着大把的青春,无法感受时间由指尖溜走的感觉,亦无法感受流年飞雪的喘息,我们盘桓在青春的时光里,肆意的践踏着生活,不去想象以后的时光,不去理会时间的流逝,但最终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又如何甘心我们的青春这样流逝;如何甘心我们的时光如同流星。因此,我们奋起、我们展翅,只为我们不甘愿虚度光阴,放弃生活,埋没拥有着青春活力的自己。
青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有着令人艳羡的花样繁华、有着不尽的力量、有着每天挂在嘴边的微笑,更有着不服输的骄傲。我们是坚强的、是勇敢的,我们将青春攥在手里,将世界踩在脚下,将幸福放在心里,在放肆的青春中做着自己。
我们,如同那美丽的童话,又如同那天边的彩虹。人们都说这两样东西不真实、虚无缥缈,但我却认为他们并不虚无,天空有七色的彩虹,大地有七色的菜圃,我们,亦有七色的世界来点缀着我们的青春。七彩的颜色,给人以许多的遐想,亦代表着我们青春的颜色:粉色是可爱的、紫色是高贵的、红色是艳丽的、白色是雅致的、蓝色是宽广的、黑色是神秘的、绿色是舒适的,我们,是青春靓丽的。
我们,有着自己喜欢的事物,有些人喜欢艺术、有些人喜欢运动、有些人喜欢学习,我们在这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绽放自己的色彩,释放自己的快乐。
青春的快乐,是会感染的,以至于,宇宙中的每一粒尘土都为我们欢呼、雀跃。
我们点燃焰火,它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我们点燃火把,它在黑夜中燃起一丝希望;我们点燃青春,它便绽放出青春的色彩,点亮我们的一生。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属于半命题,材料中有描述的青春种类多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触,只要您写出自己对青春的感悟即可,记叙要事件具体,突出主题,议论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请以“开放在生命深处的花朵”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优秀例文1】
开放在生命深处的花朵
假如我是蜜蜂,开放在生命深处的花朵就是甜蜜甘甜的糖浆以及那日以继夜的勤奋;
假如我是小河,开放在生命深处的花朵就是奔流不息的坚强以及拥抱大海的自由;
假如我是种子,开放在生命深处的花朵就是敢于挑战的勇气以及迎接阳光的欣喜。
外在的生命终有一天会腐烂,会离去,只有深藏于内心的品质与追求不会随时间而消逝,因此我们需要浇灌心灵,让深埋于生命深处的芽苞悄然绽放。
在我们短暂的生命中,有一种花,名为“爱”,爱的枯萎就是生命的终结。有的人,他的爱是包容:德兰修女一生中都在为贫苦的人民服务,在她的眼中,没有种族,没有贵贱,有的只是一颗博爱之心,因此她的日子过得清贫但却富足;有的人,他的爱是奉献:护士南丁格尔奉献出她的青春,给战争中的伤者以伟大的关爱,让他们燃起生命的火花,在她眼中,没有敌我之分,有的只是一颗颗在战争中受创急需关爱的脆弱灵魂。
她们最终拔除了自私的草根,生命深处的爱之花绽放出一缕无可比拟的幽香。
除了“能爱人”,另一朵镌刻在生命深处的奇葩,名为“坚强”的花朵在这一年大放异彩!
那是在生命的断崖上茁壮成长的奇葩。中国四川遭受了建国以来最大的“5.12”大地震,坚强之花在将要破土而出的一刻,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风暴。
残垣断壁阻断了生命的呼喊,但是坚强活下去的决心并没有被压垮,不信?那便去看看那些生命的奇迹:有的母亲咬破手指,以鲜血维持孩子的呼吸;有的教师在断粮断水的情况下,饮尿食纸,经过几十小时终于迎来生命的曙光;“可乐男孩”忍痛截肢,以坚强乐观谱写未来的希望……
开放在他们生命深处的花朵是坚强,是不屈,是刺杀死神的利剑与歌颂生命的乐章。
生命的深处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花园,这里开放着世界上最艳丽的花朵,有时间人最容易忽略的花也最容易在某种时候大放异彩,只需要给予它厚实的土壤,生活的阳光和水源。
【评分】21+22+9=52
【点评】这篇文章切合题意,以总分总的形式写出了开在生命深处的花朵有博爱与坚强。所举事例与分论点吻合,开头一组排比句以类比的手法较好地诠释了题意。文字流畅、有文采。这是一篇经过应试作文训练后,能较熟练、自如运用这套方法写作的学生习作。深度不够。
本题解析:审题思路
1.标题作文。
2.偏正结构。开放:已经呈现出来的,不应该是应该呈现或将要呈现的。生命深处:最内在的、最人性的、精神的。花朵:比喻(象征)真善美的东西,应用平实、简洁的语言写出“花朵”的本义。要化笼统为具体,化大为小。
3.主要存在的问题:(1)偏正结构不能做到兼顾定语和中心词两个方面。(2)对“花朵”的理解有误,不能写出“花朵”的比喻义。(3)对关键词不能准确理解。把“开放在”理解成“应该开放的”,错误将题目中“已然”状态写成理想状态.
三、立意
1.是什么?谁的“生命深处的花朵”在绽放?
“生命深处的花朵”是人性中的真善美的东西,如亲情、友情、爱情、诚信、奉献、顽强、洒脱、勇敢、敬业、奋斗、高洁、宽容、自由、尊严……
宽容:蔺相如、仁慈宽厚的秦穆公、林肯登门道歉、
奉献:袁隆平、居里夫人、邓稼先、诺贝尔、
坚守:布鲁诺蹈火、哥白尼与“日心说”、塞尔维特以死捍卫真理、宋教仁拒绝诱惑
……
2.为什么“生命深处的花朵”会开放?
这是人性的展示、人性的升华
重点放在第一点上。
四、行文
1.议论性散文
以情动人,注重画面的描写
2.记叙文
以形象感人,要调动各种描写手法,紧扣题目,中心要明确,叙述时注意设置波澜。
3.议论文
以理服人,注意论证过程的圆合,要有深度。
五、评分标准
参照高考的评分细则
凡偏正结构没有顾及偏、正两个方面的,均为四类文。“花朵”没有写出比喻义的判为四类文。
文体不分明的,判为四类文。
缺题目或改题目,扣2分;
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
每错3个字扣1分,扣完5分为止。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如果有一天我们看到一只方形的西瓜会是何种反应?怀疑西瓜是真的,还是怀疑自己的眼睛?其实不必怀疑,它的确是一只真的西瓜——据报道,日本农民早在上个世纪就种出了方形西瓜。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会碰到类似的情形,存在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请以“生活中的方西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这是一道限制性较强的话题作文。写作前须认真审清题意:所谓“生活中的方西瓜”,即“生活中的新事物”;再考虑到话题材料以及提示语中“其实不必怀疑”“存在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等关键语句的限定,本题其实是要求我们谈“如何面对新生事物”。所以作文立意可以是“善待另类”“坦然地接受新事物”“一切都有可能”之类。如果把文章主旨确立为“提倡勇于实践,锐意创新”,那就是把话题理解成了“种出方西瓜”,没有切中题意;如果把文旨确定为“透过现象看清本质”“选择真实,杜绝自欺”等,就完全偏离了题目要求,一般只能按三类卷评分。本题以议论文较为好写,写作时可运用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和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结合典型事例展开分析。当然,本题也可写成叙事类的文章,构思时可注意用好对比手法,通过一个生动、完整的故事,含蓄地表明自己的认识。
参考拟题:别让双眼老去,2.收起你惊讶的眼神,3.新事物新观念,4.别说不可能。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田野里、山坡上、道路旁、花园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朵朵鲜艳的花,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也不管是否有人停下来欣赏,它们总是那么自信、那么骄傲地悄然绽放。其实,从这些绽放的花儿身上,我们能得到很多生活的启示。
请以“绽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 自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材料已经清晰地揭示了文章的立意。材料共有两句话,第一句写花儿不论条件如何,是否有人欣赏,总能自信绽放 ,强调的花儿生命的坚强和完美的绽放,第二句由花儿而联想到人生,启发人们从花儿的绽放中获取生活的启示。两句中有几个关键词:“不管……也不管……”“总是”“自信”“骄傲”“悄然”“绽放”“很多”“生活启示”。从这几个关键词中,可以看出作文要写出花儿坚强绽放给我们人生带来的启示,而且启示可能有多方面,可以先写花儿的顽强成长经历到最终绽放而给我们生活的启示,也可以直接由绽放写起。
可以写成一篇记叙文 ,也可以写议论文。议论文,可以围绕绽放的条件和原因写起,即如何绽放和为什么绽放。因此论点可以是:1、迎难而上才能美丽绽放;2、默默追求才能美丽绽放;自信自强才能美丽绽放;坚持、忘我才能美丽绽放等等。也可以是:1、绽放的花朵最美丽;2、绽放的青春最亮丽;3、绽放的事业最辉煌;绽放的人生最精彩等等。记叙文,可以直接叙事,写自己或者别人如何通过顽强拼搏让人生绽放绚丽之花,也可以由花儿的顽强绽放而领悟对自己的人生启迪等等。
点评:引导材料和命题式作文降低了审题难度,可以给学生一定得知道方向,但学生不要仅仅局限于材料,要放开思想,展开想像的翅膀。作文题目我看都颇有诗意,从体裁分析,文章以叙述、议论为主,可以写成人生感悟的诗篇,但从作文要求看,大都“除了诗歌,体裁不限”,使诗无法“言志”。从内容来看,考察考生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彰显考生个性,将考生置于现实主义的社会语境之下。显见这是出题者考察考生对社会关切程度和对自身命运理解多少的良苦用心。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错 觉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你品读这首诗产生了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应是本首诗引发的。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