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错题 下面语段有四处不妥,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 我国北方地区去年春天遭受13 次尘暴侵袭的情景令人没齿难忘。为了解决沙化急速加剧这一紧迫问题。我国将出台防沙治沙,以维护生态安全。如何确立防沙治沙的法律地位,是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措施。草案规定,国家在沙化土地所在地区建立政府行政领导生态保护政绩考核制度,对本辖区生态质量负有直接责任的政府行政领导不得继续担任原职或晋升。
(1 ) 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2) _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____。
(3 ) 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4 ) 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没齿难忘”改为“终生难忘”
(2 )“防沙治沙”后加“的法规”
(3 )删去“如何”
(4 )“生态质量”后加“恶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所谓“贴吧”是指网络中对有关内容的讨论。我们可以对“贴吧”中感兴趣或有话可说的话题进行回复,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是一个自由而热闹的空间,这里时时都跳跃着思想的火花。下面是有关“一次性筷子”的主题贴,请按照要求写回复。(5分)
1.主题
一次性筷子 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生产和使用木筷子消耗了大量木材资源。为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引导消费和节约木材资源,今年4月1日起我国对木制筷子征收5%的税收。但是该政策并未对巨大的一次性筷子消费市场起到有效遏制作用。
2.回复(表示赞同“用一次性筷子”)
3.回复(表示反对“用一次性筷子”)
表示赞同用一次性筷子:
表示反对用一次性筷子:
参考答案:赞同示例:①去快餐厅不用一次性筷子用什么筷子?有些说是消毒的筷子其实并不卫生,主要是顾客没有选择的余地呀!
②一次性筷子吃不垮中国森林,而且白桦木和竹子做成筷子的产值远远高于拿来烧火或
做家具,造纸,为什么不做呢?
反对示例:①中国乃至地球的森林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珍惜使用。中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消耗130万立方米木材,如果把这些木材锯成普通厚度的木地板,可以铺满3700个足球场。
②我们很多人都看过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东北大兴安岭生产一次性筷子的过程,不是用边
角余料,而是用生长30年以上的成材去掉余料后加工而成的,看了真让人伤心。
本题解析:这道题的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当前社会问题的观点、态度。做这类题目要注意:根据题下要求,联系材料,客观表达自己的看法。分析材料时要联系生活实际,调动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客观公正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语言要简洁;持否定意见时也要注意语言的文明性,体现出修养。 .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角jué ?角斗 角色 群雄角逐 宫商角徵羽
B.量liàng 量具 胆量 量入为出 量体裁衣
C.着zhuó 着笔 着眼 当心着凉 着装完毕
D.劲jìng ? 用劲 劲敌 鼓足干劲 疾风劲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次去青海湖,湖面如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
?。青藏高原上的纳木错湖,海拔高达4500米,堪称举在天上的湖。?,好像大地佩戴的一块翡翠坠子。青藏高原上的湖泊美在何处?我觉得:美在清澈,美在水色。
①像晴朗的夜空? ②走近岸边?③远望湖水湛蓝湛蓝
④湖水是绿色的? ⑤湖水如蒸馏水一样清澈? ⑥卵石历历可数
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⑥⑤①③②
D.⑤③①④②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以写景顺序为依据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句是
A.苏轼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来,我长年埋身书房,在山中呆得久了,已“不识”这苦读生涯的“真面目”了。
B.他首先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然后告诉学生早恋并不
可怕——每一个正常发育的人都可能遇到,最后劝戒学生早恋并不可爱——早结的果不甜,早开的花早谢。
C.在普通的思维中,有这样一种定势:名人推崇赞赏的东西,也一定是名东西,质量、性能也一定过硬,无需去怀疑、等待、考验,这就是崇拜权威的心理。
D.将电源开关置于开的位置,接通电源,这时指示灯应该亮,如果指示灯不亮,应该检查仪器背面的保险丝是否烧断。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A项“山中”加引号;C项“考验”后逗号改句号;D项“如果”前逗号改句号)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