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对[耍孩儿]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青衫”系用典,出自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
B.“伯劳东去燕西飞”亦系用典,化用了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中的诗句。
C.“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句是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表现。
D.“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这是莺莺送别张生悲戚、依恋、怨恨的集中表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应为“借酒饯行”非为“借酒浇愁、及时行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今王鼓乐于此
A.①很厚的俸禄给我增加了多少呢②如果大王在这里击鼓奏乐
B.①很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②如果大王在这里击鼓奏乐
C.①很厚的俸禄给我增加了多少呢②如果大王的鼓乐队在这里
D.①很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②如果大王的鼓乐队在这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对本文用典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其中,“龙光”、“徐孺”是词语的减缩。
B.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作者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暗示自己想要从军。其中,“投笔”是词语的减缩。
C.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因此也找不到孟母寻找的好邻居。
D.他日趋庭,叨陪鲤对。典出《论语·季氏》,王勃在这里是说自己过些时候要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的是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却能在今天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修辞格。诗词用典时词语十分简约,这些包含着典故的词语的含义、内容十分丰富,下面用典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化用杜牧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这句是说扬州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变得破败,面目全非,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诗人杜甫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C.“过春风十里”这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诗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悲凉痛惜之情。
D.“二十四桥犹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荡然无存,抒发了无限痛惜之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杜郎指杜牧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鲍老儿](正旦唱)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对这一唱段分析正确的是
A.叹息自己命运不好,以致蒙受这种不明不白的千古奇冤。
B.满腹冤屈,只得吞下,一切都认凭命运,无可奈何了。
C.满腹冤屈,自己承担,不能再让婆婆为自己伤心。
D.不能再让婆婆为自己伤心,叹息自己命运不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全折戏看,这一情节的安排正是为了深化窦娥性格中善良的侧面,进而强化人物的悲剧价值。从这样的角度着眼,C项的分析是准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