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6-29 18:53:13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曼妙的纹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盅惑。 B.此地有崇山竣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殇曲水,列坐其次。 C.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D.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浑浑恶恶,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5分) 【材料】2008年5月5日,高中毕业十年的万敏、刘眉舒等十余位同学相聚。晚上,大家去看望当年的班主任张老师。为给老师一个惊喜,还故意不事先联系。到了张老师家,房门紧锁。一打听,张老师正出差。遗憾之余,大家公推万敏给张老师写了个便条: 张老师 我们十多个同学于毕业十年后小聚。感念老师您当年的教诲,相约到您家中拜访,遗撼的是您居然公事外出。学生之情,一时难以言说。我们约定,待您回来后再来看您。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学生:万敏、刘眉舒等 以上便条在五个方面有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1)? (2)? (3)? (4)? (5)?
参考答案:①“张老师”应顶格写,后跟冒号。②删除“居然”一词。③改“撼”为“憾”。④“另行通知”语言有失尊敬,可改为“我们会提前告诉您”。⑤落款没有日期。
本题解析:在格式、词语搭配、礼貌用语、字形方面存在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三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述得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 美国总统布什12月9日会见温家宝总理时表示美国对台湾当局企图单方面采取行动改变现状的做法表示反对。?(4分)?(答对两点得3分) (1) ? (2)? (3)?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是? (? ) A.豆豉(chǐ)血脂(zhǐ)商榷(què)咄咄逼人(duó) B.稽首( qǐ)憎恨(zèng)症结(zhèng)不稂不莠(láng) C.漩涡(xuàn)滂沱(páng)檄文( xí)牝鸡司晨(pìn ) D.胡诌(zhōu)粳米(jīng)粗糙( cāo )相机行事(xiān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现代社会似乎热衷谈论“大师”,越没有“大师”的时代越热衷于谈论“大师”,这也符合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原则。但“大师”,尤其是人文类的“大师”,一定是通人,而不仅仅是“专家”。但人为的学科分割,根本不可能产生“大师”,只能产生各科“专家”。学术文化真正的全面继承与发展,靠的是“大师”而不是“专家”。“专家”只是掌握专门知识之人,而“大师”才是继往开来之人。缺乏“大师”,是学术危机的基本征象。 这段话支持的观点是(?)。 A.没有“大师”,社会就不可能进步 B.社会关注错位,并不存在所谓的“大师” C.人为的学科分割导致了社会缺乏“专家”和“大师” D.“专家”不一定是“大师”,而“大师”必须是一个“专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此题采用排除法,根据题意,提到了“大师”带给社会的意义,但并不包含没有大师社会就不可能进步的意思,故排除A,由此,也很容易排除B项。根据“但人为的学科分割,根本不可能产生‘大师’,只能产生各科‘专家’”可知,C项错误,故D项正确,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