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林则徐当年为自己写了一幅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幅对联不仅对林则徐产生了极大影响,成为他立身行事的标准之一,同时也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请你简要鉴赏这幅对联。(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上联表明林则徐自己接人待物的态度:必须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对人有所宽容,兼听各种不同的意见,从善如流。下联说明自己立身行事的原则:要成就一番事业,应像千仞石壁,排除一切私心杂念。
本题解析:上联表明态度,下联表明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一则新闻,请拟写一个新闻标题,要求16字以内。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决定首先在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南昌、保定八市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在京召开会议,要求上述试点地区应加快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成中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和实验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低碳试点工作的开展,将能够帮助中国积累在不同地区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五省八市率先启动低碳试点工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5分)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①?。然而,也有研究指出,?②?: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③?,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参考答案: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②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③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的内容,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①是对前面的内容的总结,应该强调不良影响,所以填“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类似的句子;②前面是“然而”,是语意的转折,应强调“二氧化碳”的好处,填“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之类的句子;③注意前面的“植物还活着”,“如果”后面应是“死亡”,所以填“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之类的词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②山脊在平远中突兀矗立?
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④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汨清泉
A.①④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山水画”及冒号提示:先写山,后写水,③应在①②之后;从“朦胧意境”和“在平远中”来分析,应是先清晰后朦胧、先近后远的顺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翰海缥渺雕栏玉彻轻歌慢舞
B.苍桑瞋目望风披靡瓶粟屡罄
C.阑珊修葺奇谲瑰丽要言不烦
D.豆蔻浣沙春霄若短妃嫔媵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瀚,缥缈/飘渺,砌,曼;B沧;D纱,宵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