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名句》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9 19:13:59 【

1、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诗分为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诗经》多为四言,《石壕吏》是五言,《蜀道难》和《琵琶行》是杂言。
B.我国古代诗歌按产生的时代排列依次是诗经——楚辞——乐府——词——曲。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等。
D.荀子,名况,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一书现存32篇,其中第一篇是《劝学》。

E.李商隐的《锦瑟》一诗是由锦瑟引起的诗人对华年所历纷繁人生境遇与人生感受的追怀。
F.“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一联做到了高度概括,马嵬之变的原因、结果、过程被诗人一并凝聚在这一联之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A 项,“《蜀道难》和《琵琶行》是杂言”表述不正确,《琵琶行》是七言古诗。所以选A。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荀子《劝学》)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2) 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3) 锦瑟无端五十弦,?。(李商隐《锦瑟》)


参考答案:(1)用心躁也?相逢何必曾相识? (2)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柳暗花明又一村? (3)一弦一柱思华年 (一空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关羽失荆州被杀后,刘备悲愤不已,举大军伐吴,誓要“踏平东吴”。不料被东吴的陆逊“火烧连营”,大败,逃往白帝城,忧郁成疾,危在旦夕,召大臣吩咐后事,将太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B.大卫中学毕业后外出旅行,邂逅童年时代的同学斯提福兹。两人一起来到雅茅斯,访问辟果提一家。已经和海穆订婚的爱弥丽经受不住阔少爷斯提福兹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斯提福兹私奔国外。辟果提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爱弥丽。(《大卫·科波菲尔》)
C.觉新把他的坚定的眼光盯在祖父的身上。他把祖父的瘦长的身子注意地看了好几眼。忽然一个奇怪的思想来到他的脑子里。他觉得躺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他的祖父,这只是整整一代人的代表。(《家》)
D.“……美就是完整,美就是全能,美是唯一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卡西莫多叫不来弗比斯,爱斯梅拉达很生气并叫他离开,伤心的卡西莫多一连几个黄昏躲在钟楼斜檐底下,唱着以上的歌。(《巴黎圣母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但以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参考答案:(1)与无心以出岫/渺沧海之一粟
(2)犹抱琵琶半遮面/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3)聚类迩而见义远/俯察品类之盛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小题1: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无以立也。?,无以知
人也。”(《论语十则》)
小题2: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申之以孝悌
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3: 披绣闼,俯雕甍,?,??。(《滕王
阁序》)
小题4:纵一苇之所如,??,而不知其所止;飘飘
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参考答案:
小题1:不知礼?不知言
小题1: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小题1: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小题1: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每句1分,每错一字扣1分。古诗文名句默写是语文考试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人对古诗文
名句、名段、名篇记诵的情况,不仅反映一个人的阅读水平,而且还反映一个人的学识修养。
诗文默写试题重在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和默写诗文的能力。注意书写:庠、颁、盈、
纡、顷、虚。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