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9 19:18:53 【

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赵云保护着糜夫人、阿斗突围,好不容易脱离危险,曹操的追兵又到了。赵云苦苦劝说受了重伤的糜夫人抱着阿斗上马,自己步行护卫。但为了让赵云全力保护刘备的骨肉,糜夫人把阿斗交给赵云,就拔剑自杀了。(《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B.群英会上周瑜巧设反间计。周瑜与蒋干“抵足而眠”,佯装酒醉酣睡,诱使蒋干偷走一封伪造蔡瑁、张允投降东吴的书信,还安排了"江北有人到此"的情节给蒋干看,使蒋干对书信内容信以为真。(《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C.诸葛亮随鲁肃来到东吴,面对张昭等群儒的挑衅问难,诸葛亮以刘备的大仁大义,苏秦、张仪的匡扶人国之谋,忠孝为立身之本,儒有君子小人之别等予以驳斥。诸葛亮还用激将法,使孙权同意联合抗曹。(《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D.马超在西凉太守韩遂的帮助下兴兵为马腾报仇。马超亲自带着一队士兵向曹军冲杀。曹操大败,为了掩饰身份,先是将所穿的红袍丢弃,后来又割断长胡子,最后扯着旗角包颈而逃,幸亏曹洪赶来拦住马超,曹操才得以脱身。(《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

E.曹操与袁术大战时,由于粮食不足,仓官建议改用小斛分发军粮,权且救一时之急,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后来,军中纷说曹操欺骗士兵,士兵们嗟怨不已。于是曹操当机立断,令刀斧手将仓官斩首示众,军心终于稳定下来。(《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参考答案:A.E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三国演义》中故事情节的把握。A“赵云保护着糜夫人,阿斗突围,好不容易脱离危险”和“就拔剑自杀了”错,此情节应为“糜夫人受了重伤,赵云五次请夫人上马,夫人不肯,此时追兵又至,夫人弃阿斗于地,翻身投入枯井而死”。 E是曹操下令改用小斛分发军粮,为了推脱责任,他借仓官的人头解了自己的围。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考点:要求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力层级为名著名篇阅读B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2:_________,不以己悲;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小题3:转朱阁,_________,照无眠。不应有恨,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参考答案:
小题1: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成曲调先有情
小题2:不以物喜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小题3:低绮户?何事长向别时圆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琵琶”、“ 低绮户”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涸辙而相欢。(王勃《滕王阁序》)
(5)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秋声赋》)
(6)众口铄金,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


参考答案:(1)落霞与孤鹜齐飞? (2)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3)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4) 酌贪泉而觉爽? (5)黟然黑者为星星? (6)积毁销骨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读课文《再别康桥》,回答问题。
1.诗人在诗中选取了几个意象来渲染和表现对康桥的眷恋?
?
2.在最后一节,诗人说“悄悄的我走了”,为什么要“悄悄的”?
?


参考答案:1.三个即金柳、青荇、潭水
2.诗人不愿把来寻旧梦这件事嚷出去,尤其是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复杂的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此外,这一片感情领域是属于他自己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3分)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①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上》)
注解:①俑: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或土偶。
从本章内容可以看出:孟子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主张?
                                                                                            


参考答案:(3分)孟子赞成的是:执政者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就应该有仁心推行仁政,让百姓生活幸福(1分);反对的是:执政者自己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而百姓们却在挨饿受冻,认为那简直就像是率领野兽吃人一样,是极大的犯罪,是不仁(1分)。这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1分)


本题解析:抓住原文中“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分析概括即可。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