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小题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4分)
小题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客中初夏?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小题1:这首诗的景物描写有远景有近景,有虚景有实景,请分别指出,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5分)
小题2: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受到宋神宗支持,司马光竭力反对并于四年退居洛阳,直到十五年后哲宗即位才复出。这首诗写于退居洛阳之时,那么,这首诗是一首纯粹的写景诗吗?请加以分析。(5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答:?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听晓角
李益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②。
[注]①梅花:《梅花落》曲的简称。②《小单于》:乐曲名。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都通过写边关“听”乐含蓄地表达了戍边战士内心的情感。
B.《梅花落》为曲调名,高诗将“何处”二字嵌入其中,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C.高诗尾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一个“满”字表面是写曲满关山,实则表现情满关山。
D.李诗三四两句写秋风中传来了《小单于》的曲调,就连塞鸿也为之陶醉,盘旋不度。
(2)这两首诗起笔一句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是中国古诗词中的传统意象,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这两首诗中的一首,并联系其他你熟悉的某一诗句,谈谈你对“月”这一意象的内涵的认识。(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江神子 赋梅寄余叔良①
辛弃疾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
了,缘太早,却成迟。?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
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②有谁知。
[注]①是作者在江西带湖赋闲时所作。余叔良,辛弃疾的友人。②冷澹:清冷炎泊。?
(1)作者笔下的梅花有什么样的特点?(3分)
(2)从“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