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晚游宿田家
越其杰①
云香深染帻,花气暗沾衣。村犬随人吠,山蜂逐客飞。
柴门新上月,荷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舟严滩①
真山民②
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蓬。
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
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
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
注:①严滩: 即严陵滩,相传东汉初年隐士严子陵在这里隐身钓鱼,故名。?②真山民:真名不详,宋末进士,宋亡归隐。
(1)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2)首联一个“孤”字领起全诗。请具体分析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这一“孤”字。
参考答案:
(1)全诗表现了诗人因国家沦亡而漂泊无依、孤独凄苦(悲苦)的感情。
(2)①用拟人手法表现“孤”。独自泊舟严滩,身边没有亲友,唯有禽鸟作伴共赏明月,只能和芦叶同吟晚风,这就表现了诗人的孤独。②用衬托的手法表现“孤”。隔着水面星星点点的渔火,远远传来哀怨凄清的笛声,此情此景更衬托出诗人的孤苦。③用比喻手法表现“孤”。诗人把自己比喻为天边的一只孤鸿,孑然一身,凄惶无依,形象描画出诗人漂泊生涯的孤寂。其他如情景交融、渲染铺陈等,只要所列艺术手法及分析能够表现“孤”的内涵即可。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满江红·金陵怀古
萨都剌①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②。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③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注释】①萨都剌,元代诗人,在元文宗至顺三年调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移居金陵。该词大约作于此时。②畴昔:从前。③寒螀:寒蝉。
1.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中“急”字好在哪里?请简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简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参考答案】一个“急”字既烘托出夜深的静谧氛围,又形象地刻画出潮水寂寞而又不甘寂寞的情状,表现出作者孤独惆怅的心绪也如这潮水一般澎湃。
2.【参考答案】①对比手法:拿山川风物依旧和六朝繁华不再的对比,表达惆怅孤寂之情;②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和典故入诗,点化自然,不露痕迹;③直抒胸臆:“思往事,愁如织。”用直白的语言表现了情绪的激越;④融情于景,将情感巧妙地熔铸在景物中,如“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御街行. 秋日怀旧?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尖心上,无计相回避。
小题1:本首宋词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作者抒发了什么情?作者又是借助了什么景(试举两例)巧妙的抒发了这种情?(3分)
小题2:声音本是无知无觉的,可词人在其前冠以“寒”,其后缀以“碎”,前人评为极妙,你认为呢?请选其中一字,予以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愁。残灯,空楼,坠叶,静夜,寒声等等。
小题2:哪个字都可以,答案扣在更好的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寂寥的心情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8分)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②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顾藉③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①韩驹(?~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曾从师于苏辙。徽宗政和初,因献颂得官,任秘书省正字,后因从学苏辙(元祐党人)而被贬官分宁县,此诗作于此时。
上舍:宋神宗时把大学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级,以上舍为最高。
②摩:接近,碰到。
③顾藉:顾惜。
小题1:首联哪个字用得最生动?请结合首联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4分)
小题2:请指出颈联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小题1:用得最生动的是“拥”字,(1分)拥是“拥满”“堆满”之意,是说被北风吹落的秋叶深深地堆满了台阶前。(1分)作者描绘日暮时分满阶的落叶堆积在一起,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1分)进而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凄凉之意。(1分)
小题1:颈联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诗人在北风劲吹、黄叶堆积的寒冷冬日里如绕枝倦鹊、摩月飞鸿一般形单影只、倍感凄寒。(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练字,“拥”字最生动的,既写出日暮时分满阶的落叶堆积在一起,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又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凄凉之意。
小题1:颈联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赋予绕枝倦鹊、摩月飞鸿以人的行为动作,更加形象生动。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和作。首联写冬日的气候物色。北风劲吹,日色黄昏,白昼也显得阴晦无光。到了日暮时分,北风刮落的黄叶,已经深深地堆积起来,拥满了阶前。这是一幅黯淡凄寒的冬暮图景,处处显得萧瑟残败。“拥”字用得生动形象,与“深”字紧密配合,画出落叶满阶,紧贴阶前的情景。颔联续写冬夜倦鹊、飞鸿的活动。“倦”字不但写出觅枝的乌鹊困惫的情态,而且表现出其长时间求栖息却无枝可依,翻飞绕枝的孤凄处境。下句写飞鸿高翔,掠过清冷的月亮,发出一声哀鸣。“摩”“堕”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着力刻画,不但描绘出声音自高而下,而且传出心惊神凄的感受。倦鹊与飞鸿象征着贬谪中的诗人孤孑无依的身世。颈联写想要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故意来寻找自己,硬是摆脱不掉。自己跟老并没有订立约期,而老却渐渐地来临了。尾联进一步抒写老来的心境,说眷念微官是少年时的事,如今老病交加,怎能为此挂心呢?这里的老、病、愁都与寒冬暮景有内在的联系。这首诗抒写了一个困顿失意的士人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交加的境遇与心情。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