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9 19:34:37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满江红
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縻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注]①龙孙:竹笋的俗称。
1.上阕词人赞美“春正好”,好在何处,请一一找出。
?
2.“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
3.下阕词人具体细致地抒写被春天触动的愁和恨。“春山”“烟波”象征什么?“古今遗恨”
如何理解?
?
4.这首词与词人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属政治抒情词,就表达方法而论,有什
么区别?
?
5.这首词在在遣词用句方面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选取你最欣赏的一例加以说明。
?


参考答案:
1.点火樱桃、荼縻如雪,龙孙穿破、乳燕引雏,流莺唤友?
2.拟人和夸张?春归牵动了词人满怀的愁与恨,这怨春之语表现了词人抑郁不堪的繁乱心境。?
3.春山、烟波象征祖国的分裂,象征政局的险恶,象征词人执着追求抗金复国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古今遗恨词人侧重今之恨:中原失陷、祖国分裂之恨?
4.《永遇乐》直抒胸 臆,以慷慨豪放见长;这首词曲达心意,以清丽幽婉见长?
5.下阕“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中的“不传”“叫断”是点铁成金之语,凄切地传达出思家念远之悲?上阕“点火樱桃照一架、荼縻如雪” 犹如彩色影片的特写镜头园林之中灿烂的春色被推到了读者的眼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7分)
汉宫春①陆游
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②。人误许③,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④。花时万人乐处,攲帽⑤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注①本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九年(1073年)春,当时作者刚从抗金前线南郑被调至成都后方,不被重用。②蛮笺:指蜀地所产的彩色笺纸。③许:推许、赞许。④灯山:把无数的花灯叠作山形。⑤攲(qī)帽:指歪戴着帽子。
小题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羽箭”三句写作者回忆在南郑拉弓搭箭、挥鹰缚虎的戎马生活,充满战斗豪情。
B.“吹笳”四句写作者暮归野帐,在悲笳声和纷飞大雪中写下壮美诗篇,气势磅礴。
C.“人误许”三句为作者自谦之语,表明自己并不像人们推许的那样拥有出众才华。
D.“何事”五句写作者到达成都后看到的浮华景象,由此引发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

小题2:简析“花时万人乐处,攲帽垂鞭”两句中“攲”和“垂”两字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3:《汉宫春》结尾“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两句表达了作者坚定的人生信念。请结合全词,并联系你的知识积累或生活体验谈谈对这两句话的领悟。不少于200字。(10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4分)攲:歪戴;垂:低垂。百花盛开,人们正快乐游赏,他们的帽子歪斜,马鞭低垂。这两个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成都后方人们沉醉于享乐之中的闲散逍遥情状,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安于享乐的人们的愤慨。
评分参考①解词,结合语境理解句意。(1分)②谈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用。(2分)③体会词中蕴含的感情。(1分)。
小题3:
示例: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不管命运如何不公,都要坚守内心的信念,对未来充满信心。陆游立志收复中原,却被调回成都后方,内心非常愤懑;到成都看到人们沉醉在享乐之中,他更感失望和沉痛。但词人并未因此意志消沉,而是高呼:破敌功名的取得,要靠人的力量,不由上天决定。历史上不乏陆游这样矢志不渝的志士仁人。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他力主抗金,志在收复中原,但朝廷不信任他,奸臣陷害他,他因此几度沉浮,但他始终坚守着内心的信念,充满信心,为收复中原而竭智尽忠。千百年来,他们的经历无不启示我们,要敢于面对任何厄运,坚信自己,奋勇前行。
评分参考①表明看法,要求观点鲜明(2分)。②结合原文谈理解(3分)。③联系历史史实或社会生活谈感悟(3分)。言之成理,分析深刻,即可得满分。④语言表达(2分)。语言顺畅,表达清晰,即可得满分。⑤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背景来看,“人误许”应为愤激之语,暗含对朝廷压抑主战派,埋没人才的激愤不满。
小题2:略
小题3: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2),,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浩荡离愁白日斜,, 化作春泥更 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参考答案:
(1)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常积累,边读边写,记熟练后自我默写检测,争取句句过关。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峨眉、巅、栈、佳、繁阴、吟鞭、涯。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组词,回答问题。
忆 江 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好,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好,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白居易把情看作诗歌的“根”,认为作诗谱歌,应力图以浓郁的真情实感动人心魄,这是他留给
后人的最宝贵的艺术经验。这三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2)从艺术特色的角度,任选一个点作一点赏析。(4分)
答:?
?
?
?


参考答案:
(1)洋溢于整组词的,是对于江南的赞美之情和忆恋(怀恋)之情。
(2)可以整组词为对象。①三首词各以问句结尾,层层深入。第一首泛忆江南,第二首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杭州景色,第三首回忆苏州往事,以三个问句结尾,形式上构成反复,内容上层层深入,从而表达了作者内心炽烈的情感。②三首词各自独立,又构成整体。各首词之间,通过句式、内容、结构的相似而前后照应,脉络贯通,构成有机整体。在组词中,这种艺术技巧很高明。
也可以一首词为对象。①写景善于着色。春天百花盛开,经阳光照射,显得更红。春江水绿,红艳艳的阳光洒在上面,更显得波光粼粼。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色调明朗。②善于炼字。如“寻”字用得好。碧空明月,月光中的山寺,寺中的桂子,婆娑月影,一切都很美。着一“寻”字,则一切景物都通过主人公的心灵而变成有情之物,诗中有人,景中有情,情景交融。③写景动静结合。再如这一句从动态的“寻”观静态的景,下一句以静态的“看”观动态的静,动静相生,含蕴无穷。④善用比喻。如“红胜火”、“绿如蓝”这两句以贴切的比喻,写出了春光的明媚与活力。以“醉”字形容“芙蓉”,又以“醉芙蓉”形容“吴娃”的美丽,比喻更为贴切,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⑤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如第一首泛写江南春景,第二首描写杭州月夜之景和钱塘潮,都在写景中融注了对江南强烈的怀念之情。(其它答案能自圆其说就可给分,如扣白居易诗歌的语言风格分析等。)


本题解析:
1.无
2.无
3.无
4.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一题1分,共7分)
(1)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________,_________,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4)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6)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7)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参考答案: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3)杨柳岸晓风残月
(4)樯橹灰飞为烟灭
(5)一蓑烟雨任平生
(6)梧桐更兼细雨
(7)气吞万里如虎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