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6-29 19:51:15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子产论为政 郑子产有疾,谓于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太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崔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诗》曰:‘民亦劳止,汔(1)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2)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求,不刚不柔,布政优优⑶,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选自陈蒲清《古文观止·左传》) 【注释】?⑴汔(qì):差不多,将近。⑵式:助词,无实义。⑶竞:急。求:缓。优优:温和宽厚的样子。 小题1: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国的子产在病中对大叔的一番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观点:推行宽政要更难一些。 B.郑国的盗贼很多,与大叔不忍心行猛政有关联,但在他调兵攻打之后,盗贼稍有了收敛。 C.孔子对子产的称赞与落泪,与子产将“宽(德政)”放在“猛(严政)”之上密切相关。 D.制止残暴的抢夺者,因为他们从不惧法度,这是用平和的政治来纠正偏差的做法。
| 小题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倡导的为政之道。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 张京江①遗事 [清]葛虚存 京江风度端凝,为清朝第一。故乾隆南幸,尝御书此四字,以颜其闾,父老至今犹传为佳话。殊不知公之生平,固不独以度胜,其器量亦实有大过人者。 幼时攻制艺,尝诵公“不患不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一文,至束股(曩时制艺有八股,或六股,其篇末二股,谓之束股)“不受朝廷不甚爱惜之官,亦不受乡党无足重轻之誉”二语,辄信公人如其文,具此胸襟,安得不光国而迈种②耶? 与公入词林③时,府中有一力④,年已老矣。某年,公归自京师,晨兴诣斋,执卷坐此,力入洒扫,率呼曰:“玉书且起,为徙别室待之。”事已而后,入不少怪也。其徒语力曰:“相公今贵矣,汝犹当束发受书时而名之耶?”力闻之,爽然⑤。翌日,遇公则改貌,而称谓亦如仪,公愕然诘之曰:“谁教汝者?”力曰:“闻礼应如是,觉昨非而今是耳。”公太息曰:“是何黠物,斫汝天真矣。” 又公入相时,其府垣外有隙地,邻有兴作者越用之,家人与之争,则不听,将怒而鸣诸县,先以书驰白公,公还笺曰:“千里来书止为墙,让他几尺也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呜呼!此二者,皆琐事也,然富贵人处之,鲜有不怒其侮己者,而公之有容乃如此,今尚可得其人哉! 传闻公之辅政也,日入值,一日上问曰:“天下以何物为最肥,何物为最瘦乎?”有满大臣抢白曰:“莫瘦于豺狼,莫肥于猪羊。”上顾问公曰:“张蛮子(清初称南人往往以此),汝谓何如?”公曰:“臣以为莫肥于春雨,莫瘦于秋霜耳。”上太息曰:“此真宰相语也!吾满臣中能及此哉?” (节选自《清代名人轶事》,有删改) 【注】 ①张京江:名玉书,江苏镇江人,康熙时任宰相。②迈种:行德种仁。③词林:翰林院的别称。④力:仆人。⑤爽然:茫然若失的样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固不独以度胜 固:坚决 B.曩时制艺有八股曩:以前 C.公愕然诘之曰诘:追问 D.上顾问公曰顾:回头
|
小题2:下列句子中,能直接表现张京江“器量亦实有大过人者”的一组是(3分)( )
①亦不受乡党无足重轻之誉 ②晨兴诣斋,执卷坐此 ③事已而后,入不少怪也 ④千里来书止为墙,让他几尺也何妨 ⑤鲜有不怒其侮己者 ⑥此真宰相语也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写张京江风度端庄凝重,得到乾隆的肯定,为下文写其器量过人做铺垫。
B.张京江志向高远,在他小时候写的文章中就有所体现,作者称赞他“人如其文”。
C.在回答康熙关于“肥”“瘦”的问题时,张京江独到的见解,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赞赏。
D.本文叙评结合,既着力于生动的细节描写,也善于通过精当的评价来表现张京江。
小题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闻礼应如是,觉昨非而今是耳。(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公之有容乃如此,今尚可得其人哉!(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适合。 ②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达:通行的。
B.①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鲜:很少。 ②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及:达到。
C.①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凡:大凡。 ②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昆:哥哥。
D.①明辨之,笃行之/笃:忠厚。 ②学之弗能,弗措也/措:安置。
4、单选题 加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科举考试的一种身份)
C.欲苟私情,则告诉不许(报告、诉说)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之心)
5、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产生)?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只当是)?
B.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糊里糊涂)?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祭,超度亡灵)?
C.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清明)?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每月十五)?
D.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操劳家务)?不知亢旱三年的说话准也不准(抵御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