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理解、分析文言句段》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7-03 07:42:56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刘统勋,字延清,山东诸城人雍正二年进士乾隆元年,擢内阁学士命从大学士嵇曾筠赴浙江学习海塘工程擢左都御史,疏言:“大学士张廷玉历事三朝,遭逢极盛,然晚节当慎,责备恒多请自今三年内,非特旨擢用,概停升转”又言:“尚书公讷亲,综理吏、户两部,兼以出纳王言部中议覆事件,出一言而势在必行,殆非怀谦集益之道请加训示,俾知省改其所司事,或量行裁减,免旷废之虞”两疏入,上谕曰:“朕思张廷玉、讷亲若果擅作威福,刘统勋必不敢为此奏大臣任大责重,固不能免人指摘闻过则喜,古人所尚若有几微芥蒂于胸臆间,则非大臣之度矣今一经察议,人知谨饬,转于廷玉有益讷亲为尚书,固不当模棱推诿,但治事或有未协,朕时加教诲,诫令毋自满足至职掌太多,如有可减,候朕裁定”寻命以统勋疏宣示廷臣命勘海塘时运河盛涨,统勋请浚聊城引河,分运河水注海俾水有所泄以江南坝决,命偕署尚书策楞往按合疏言河员亏帑①误工,诏夺河督高斌、协办河务巡抚张师载职,穷治侵帑诸吏上又命清察江南河工未结诸案,统勋疏言未结款一百一十一万有奇,请定限核报又以河道总督顾琮请于祥符、荥泽诸县建坝,并浚引河,命统勋往勘统勋议择地培堤坝,引河上无来源,中经沙地,易淤垫,当罢,上从之三十八年十一月,卒是日夜漏尽,入朝,至东华门外,舆微侧,启帷则已瞑上闻,遣尚书福隆安赍药驰视,已无及赠太傅,祀贤良祠,谥文正上临其丧,见其俭素,为之恸回跸②至乾清门,流涕谓诸臣曰:“朕失一股肱!既而曰:“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①帑(tǎng):古代指钱财或收藏钱财的府库②跸(bì):泛指帝王出行的车驾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加训示,知省改/俾:使,让
B.或量行裁减,免旷废之/虞:忧虑
C.今一经察议,人知谨/饬:谨慎
D.命偕尚书策楞往按?/按:按照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寻命统勋疏宣示廷臣 ②不赂者赂者丧
B.①若有几微芥蒂胸臆间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
C.①非大臣之度矣? ②于其身也,耻师焉
D.①其司事,或量行裁减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说明刘统勋刚直、勤政的一组是( )
①从大学士嵇曾筠赴浙江学习海塘工程
②非特旨擢用,概停升转
③请加训示,俾知省改
④讷亲为尚书,固不当模棱推诿
⑤统勋请浚聊城引河,分运河水注海
⑥合疏言河员亏帑误工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统勋受命到浙江学习海塘工程,掌握了丰富的水利知识,为他后来出色地完成修治运河的重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刘统勋敢于上书直谏,大胆提醒皇上对张廷玉和讷亲进行训示、教诲、抑制,皇上当即应允,并向朝臣宣示处理意见
C.在河道总督顾琮请求建坝一事上,刘统勋亲自前往考察,审度地势水势,建议搁置顾琮的请求,得到了皇上的批准?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臣任大责重,原不能免人指摘闻过则喜,古人所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临其丧,见其俭素,为之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D
3.C
4.B
5.(1)大臣责任重大,原本就不能避免别人的指责听到别人指出缺点错误就高兴,这是古人崇尚的做法
(2)乾隆亲自参加他的丧礼,看到刘统勋家里俭省朴素的情况,替他悲伤
(3)荆轲追杀秦王,秦王绕着柱子逃跑,群臣都惊愕了,突然发起,出其不意,都失去了常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对下列对《琵琶行并序》中句子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遂命酒,使快弹数曲。——于是叫人摆酒,让琵琶女快点弹几支曲子。
B.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我被琵琶女的话感动,这天晚上才开始觉得有被贬谪的意味。
C.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女退回原处坐下,把弦拧紧,弦音更加急切。
D.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声音更加凄苦,不像刚才的声音,再次听她弹奏后,满座的人被感动得掩面哭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那些儒生很难为您进攻夺取,可是能够帮您保守成果。我希望征召鲁地的一些儒生,跟我的子弟们一起制定朝廷上的仪礼。
⑵您办的事不合古法,我们不会这么做的。您还是去吧,不要玷辱了我们!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指出下列句子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
[? ]
A、秦王购之金千斤?
B、待吾客与俱?
C、敢以烦执事?
D、是寡人之过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对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判断句)
B.于是与亮情好日密(省略句)
C.死生亦大矣(宾语前置句)
D.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