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五)
①车骑填巷,宾客盈坐?②博物多识,问无不对?③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皆惊?④闻粲在门,倒屣迎之?⑤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⑥文武并用,英雄毕力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
2、阅读题 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 毛 物 多 相 类 者?吾欲 买 而 代 之 是 不 信 而 欺 吾 王 也 欲 赴 他 国 奔 亡 痛 吾 两 主使 不 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注:鹄:读hú,指天鹅。
译文:?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广西转运使孙君墓碑
王安石
君少学问勤苦,寄食浮屠山中,步行借书数百里,升楼诵之而去其阶。盖数年而具众经。后遂博极天下之书。属文操笔布纸,谓为方思,而数百千言已就。
以天圣五年,同学究出身,补滁州来安县主簿、?洪州右司理。再举进士甲科,迁大理寺丞,知常州晋陵县,移知浔州。浔当是时,人未趣学,召吏民子弟之秀者,亲为据案讲说,诱劝以文艺。居未几,旁州士皆来学,学者由此遂多。以选,通判耀州。兵士有讼财而不直者,安抚使以为直。君争之不得,乃奏决于大理。大理以君所争为是,而用君议,编于敕。庆历二年,擢为监察御史里行。于是弹奏狄武襄公不当沮败刘沪水洛城事。又因日食言阴盛,以后宫为戒。仁宗大猎于城南,卫士不及整而归以夜,明日将复出,有雉陨于殿中。君奏疏,即是夜有诏止猎。蛮唐和寇湖南,以君安抚,奏事有所不合,因自劾。乃知复州,又通判金州,知汉阳军吉州。稍迁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提点江南西路刑狱。有言常平岁凶当稍贵其粟以利籴本者,诏从之。君言此非常平本意也,诏又从之。
侬智高反,郡即出兵二千于岭以助英、韶。会除广西转运使,驰至所部,而智高方煽。天子出大臣,部诸将兵数万击之。君驱散亡残败之吏民,转刍米于惶扰卒急之间,又以余力,督守吏治城堑,修器械,属州多完,而师饱以有功。君劳居多,以劳迁尚书司封员外郎。初,君请斩大将之北者,发骑军以讨贼,及?后贼所以破灭,皆如君计策。军罢而人重困,方恃君绥抚。君乘险阻,冒瘴毒,经理出入,启居无时。以皇祐三年三月初七日,卒于治所,年五十四。
君所为州,整齐其大体,阔略其细故。与宾客谈说,弦歌饮酒,往往终日。而能听用佐属尽其力,事以不废。在御史言事,计曲直利害如何,不顾望大臣,以此无助。所为文,自少及终,以类集之,至百卷。天德、地业、人事之治,掇拾贯穿,无所不言,而诗为多。
君讳抗,字和叔,姓孙氏,得姓于卫,得望于富春。(节选自《唐宋文举要》,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恃君绥抚/绥抚:安定抚慰
B.整齐其大体/整齐:整治,治理
C.兵士有讼财而不直者/直:公平正直
D.君请斩大将之北者/北:同“背”,相背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孙抗正直敢言的一项是(?)
①诱劝以?文艺
②乃奏决于大理
③而用君议,编?于敕
④又因日食言阴盛,以后宫为戒
⑤君奏疏,即是夜有诏止猎
⑥君言此非常平本意也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侬智高的气焰炽盛时,孙抗被任命为广西转运使,他走马上任,为平乱出谋划策,出力流汗。后因平乱的功劳多,他被提升为尚书司封员外郎。
B.孙抗任州郡长官时,常常整日与宾客谈说,听歌喝酒,疏忽政事。下属为所欲为,他听之任之,不加制止。后来他受到御史弹劾时,也就无人相助。
C.孙抗幼时因家贫而依靠山中僧人生活,他勤奋好学,常常步行几百里去借书,回来后登楼诵读,还特意抽去楼梯,以便潜心钻研和防止他人打扰。
D.担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孙抗不仅监督弹劾他人,如上奏弹劾狄武襄公不应该败坏刘沪收降水洛城,而且还严于律己,参劾自己上奏汇报有不实之处。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属文操笔布纸,谓为方思,而数百千言已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未趣学,召吏民子弟之秀者,亲为据案讲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以余力,督守吏治城堑,修器械,属州多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辞》?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生生所资,未见其术资:凭借
B.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切:急迫
C.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惮:害怕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寻找
小题2:对下列句中“以”字用法解说正确的选项是( )
①耕植不足以自给?②诸侯以惠爱为德?
③家叔以余贫苦?④足以为酒
A.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小题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
5、单选题 对下列各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奚以知其然也
③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④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