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7-03 07:54:55 【

1、写作题  根据下面情境,按照要求作文。(60分)
某高中校之间举行一场学生辩论会,辩题为“明星是否有义务成为大众道德楷模”, 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明确自己的观点,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成为大众道德的楷模是明星应尽的义务
今天对方辩友总是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普通大众与明星,从而低估了明星所带来的社会效应与他们应当承受的义务,我要说成为大众道德的楷模是明星应尽的义务。
首先,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因为雷锋是道德的楷模,所以道德楷模就必须像雷锋那样为人民奉献他们的一切。诚然, “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雷锋都是道德的化身,可身处糜烂腐败的社会中选择“独善其身”的刘禹锡、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陶渊明就不是道德的楷模吗?同时,对方辩友架起了一个空中楼阁,他们忽略了现实社会中道德楷模的实际性与一般性。“圣人道德”是严重脱离社会发展现阶段实际的,也是有违人的本性的。“英雄道德”尽管很感人,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它毕竟在实践上难以转化为一般人的道德行为。对方辩友刻意抬高道德楷模的标准,实际上是对明星成为道德楷模的可能性产生了怀疑,对明星道德的不信任。但是我们应该相信明星,相信他们的号召力,足以引领良好的社会风范。同时,明星作为社会影响青少年的主力军,他们的一言一行更是有着巨大的模范效应,明星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时时刻刻关注他们的青少年负责。由此可见,成为大众道德的楷模是明星应尽的义务。
其次,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作为明星,只需要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做到“会当临绝顶”,而不必成为道德方面的楷模。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古语有云:心不正则身不修。如果从内心没有对道德的崇尚与在行为上对道德准则的恪守,那么这个人本身是有人格缺陷的,又怎能在其他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呢?所以,道德之于一个人就像高楼大厦的基石,基石有问题,自然难以有所建树。我方认为,作为一个明星,必须要有作为公众人物的自觉意识,在道德上更加坚持准则,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才能被社会大众肯定。所以,于明星自己而言,成为道德的楷模是对其自身价值的一种巩固与提升。那么,成为大众道德的楷模,对明星又有什么损失呢?
自始至终,对方辩友总是认为,因为道德楷模的要求太高了,明星们不可能达到,所以他们没有义务达到。但能力和义务可以就此等价吗?我们知道,仅仅依靠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使祖国富强、民族昌盛,但是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就意味着我们也没有这种义务吗?明星在社会中名利双收,享受了大众的拥戴,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他们有义务为社会做出回馈,结合他们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这一特点,恪守道德准则就可以成为大众道的楷模,这样显然是最好的、对于明星来说也是最容易的一种回报。即使是有些明星,因为个人素质的欠缺,没有发挥榜样作用,但是成为道德的楷模仍然是社会对他们的道德要求,大众对他们的道德呼唤,也是他们应尽的社会义务。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但实际上已限定了话题范围,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一则话题作文,话题就是“明星是否有义务成为大众道德楷模”,审题难度不大,考生只要抓住这个论题,表明自己的观点,确定作文的论点,就可以组织材料成文了。
立意上看,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几个词语的含义,明星,在这里比喻著名演员、运动员,如好莱坞女明星、足球明星;也泛称著名人物,如交际明星、民族文化的明星等等。义务,有多重含义,1.依照身分、地位或职业,由命令或习俗责成的工作、行为、服务或职务;2.在道德或伦理上的一般强制的应尽责任;3.不要报酬。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一定社会或借机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楷模,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榜样。从逻辑理论看,义务具有强制性,但明星的身份绝不是强制的理由,从现实层面看,道德楷模标准较高,要求明星并不现实,所以,考生可以赞成“明星没有义务成为大众道德楷模”;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明星也是普通的人,也应该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有独到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他们成为道德模范会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有利于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所以,考生可以赞成“明星有义务成为大众道德楷模”; 从发展的角度看,尽管明星有巨大的影响力,但理性对待才更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考生也可以写理性看待这件事。
文体上,本题要求很明确,考生要写议论文。根据所给材料,考生可以写成普通意义上的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辩论稿。
参考2013年天津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请以“感悟大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和尚问师父:一个人最害怕的是什么?师父笑问他:你说呢?当小和尚说出孤独、误解、绝望等十几个答案,师父都说不对。最后,师父告诉他:人最害怕的就是他自己,你刚才所说的孤独、误解、绝望等等,都是人自己内心世界的影子。人生的许多悲剧,都是从害怕自己开始。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参考作文
迎自己,赢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生活中,人们往往为自己内心的“影子”所牵绊。请直面心影,超越自我,这样你会在赢了自己的同时也赢得生命的春暖花开。
寒冷与黑暗并行,内心的寂寞与失意如影相随。梦想被雪花般的退稿函击得粉碎,绝望的阴影剿灭了青春的激情。“走在一条四周漆黑的小路上”, “意外”爆红的夏达也曾在“每个岔路和障碍前停留过”。哭过,怕过,勇敢的夏达毅然直面心影,点亮信念的灯盏,舞动手中的画笔,夏达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最爱, “努力地快乐前进”。《子不语》《长歌行》,夏达终于用信仰与执著照亮心湖,将生命的苍白点染成流光溢彩的世界。
面对内心失意的“影子”,夏达微笑面对,孜孜以求,执著抗争,在赢了自己的同时赢得了青青绚丽的世界。
“牢记生命的理想,别被生活的愚妄蒙蔽了视听。”当“正大综艺”被你主持得风生水起时,你也曾睥睨“群芳”,沉迷于璀璨光环的荣耀;当美誉加身掌声如潮时,你也曾心有畏惧,如履薄冰。“命运的戏谑有时就在于你自我沉迷,在于你内心的惊惧。”做最好的自己,你终于走出心造的“阴影”,擦掉自身的炫彩后素面朝天奔赴纽约。端正心态,审视自我;挑战生命,超越自己,杨澜将生命当成一把锐利的刀,用它斩除了旅程中的荆棘,勇攀新的高峰,已然踏上生命的至美境界。
坦然生活,智慧应对,不断超越新的高度时你会不断地取得突破,创造新的辉煌。
直面自己,你会激情勃发,昂然奋起;超越自己,你会笑傲生活,一飞冲天!然而,生活中却总有一些人囿于自我,甚至毁于自我。还记得近日山东大学被劝退的97名学子那痛苦而又迷茫的眼神;还记得那个曾经红极一时却因为惧怕生活的艾美乐绝望而又悔恨,的泪水。的确,人生的许多悲剧,都是从害怕自己开始的。倘若三毛能够直面生活,直面失去荷西的自己,又怎能走不出心灵的阴霾,继续用唯美的情感续写撒哈拉那美好的记忆?
让我们祛除内心阴暗的影子吧!直面自我,超越自我,才能挖掘生命的潜能,才能焕发生命的光彩,才能成就辉煌的人生。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是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有的除诗歌外)。这种类型的作文在近年高考中大行其道,主要是因为材料易于选择,较易把握,可写角度多,有话可说。但这类作文又是极易跑偏的,写好此类作文的关键在于,构思立意前审准材料主题,角度再多,也只有一个最佳。本材料是和尚师徒的对话,从师傅的谈话中道出了一定哲理,观点是人最害怕的是自己,理由是人生的许多悲剧,都是从害怕自己开始。
角度一:可以从“强大内心,端正心态”的角度立意。审读材料,小和尚最怕的正是自我内心的影子。端正心态,让自己变得强大,便能去除内心灰暗的影子,战胜自己,从而避免人生的诸多“悲剧”。
材料示例:可以撷取生命中有志之士睿智取舍,走出“心影”的例子。比如援引马恭志的事例。马恭志一生只做过两件事情:一是花了8年学会走路,一是用25年为大家放映电影。草根自强,正源于内心的强大,健康的心态。
角度二:可以从“走出‘心影’,摆渡生命”的角度立意。“人最害怕的就是自己。”克制自我,走出“心影”;摆渡生命,成就辉煌。也许,你在“心影”中感受到了美之所在;也许,你在惧怕中顿悟了生命之真谛;也许,你在直面内心的忧惧中迈向了事业的巅峰。
材料示例: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不做勇士,但也不是隐士。 “回首,才看见我们是以快乐的心情写悲伤的青春”,正是这种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沉默的“莫言”不仅走出“心影”,同时圆了国人百年诺奖梦。
角度三:可以从“直面心障,丰富人生”的角度去立意。“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人生的许多悲剧,固然都是从害怕自己开始,但心存一份敬畏,时时警示自己更需要一双慧眼,一颗慧心,一个慧脑,更需要直面自我的洒脱的生命境界和坚定的心志及不畏的勇气。
选材示例:这类素材对于学生来说较难以掌握,因为这需要学生对人与事的面具作辩证全面的分析与理解,譬如钱钟书,譬如凤凰传奇,譬如山东省“最美司机”宋洋,无一不可以从这点打开思维,从而阐明生命之于我于人的重要意义。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生命,是一次没有回程的旅行,旅途中,每个人真正的对手都是自己,真正的敌人也是自己。清醒地认识内心世界恐惧、懦弱、孤独的影子,并且战胜它们,就能够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汪国真说: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我们无法改变风向,但至少可以调整风帆;我们无法左右天气,但至少可以调整心态。毕竟,强者的内心无比坚毅、无比强大,内心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有一位好木匠,晚年的他很少手把手地教徒弟做工,只是习惯唠叨,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美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来,这位木匠绝活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功夫。
  其实,做人与处世,和木匠的工艺一样,也得讲究“留一道缝隙”。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
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
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
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
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
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
这是前韩国总统李明博《母亲》一书中的一节。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把握当下
佛家劝人活在当下,即不沉溺于过去,不妄想未来,而是把握当下,活出精彩。这是十分有道理的,昨日已成为历史,明日尚不可知,只有抓紧现在才能获得成功,创造辉煌。
不沉溺于过去,更不妄想于未来,把握当下,才能创造自己的辉煌。沉溺于过去的失败便只会使人灰心丧气举步维艰,沉溺于过去的成功便只会让人骄傲自大裹足不前。而一味妄想未来,正如守株待兔的故事一般,为了白白获得兔子,愚蠢的农夫整天做白日梦,妄想天上掉馅饼,终究一事无成不但没等到兔子,连田地也荒废了。假使守株待兔的农人不妄想于未来,脚踏实地除草,种田或带着弓箭,猎犬,部署陷阱,那么也许他便大有收获。再美好的想法,不把握当下也一定会一事无成。
如果勾践沉溺于亡国之君的耻辱不能自拔,怎能灭吴称霸。有人说勾践灭吴,在于其隐忍不发。其实,他的成功更在于每日的卧薪尝胆,每日的奇谋妙计,紧紧抓住当下的招兵买马,不断发展壮大,增强自己,削弱敌人终究成就大业。而吴王夫差则恰恰相反,抓住勾践使其成为阶下囚,便妄想未来能够一劳永逸,不加防备,不思进取,一步一步走向灭亡。
把握当下,如愚公一般,每日不计较过去搬走了多少堆土,不计算未来还有多少堆土待搬。只是脚踏实地,只要有力气便移一堆土,那么王屋、太行两座大山也终究会被移走。
我们青年人也是如此。与其抱怨自己过去如何懈怠,与其幻想奇迹发生,与其沉溺于上次考试的失利,与其止步不前,不如把握当下奋力一搏,每天都有新进展,每天都有新面貌,每天都变得更自信,更完美。只有那样做才能活得精神,活得无悔。
把握当下不是目光短浅,而是脚踏实地,把握当下不是忘记伤痛,而是努力进步。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但没有日日夜夜的努力建造不过是一堆废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兢兢业业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骐骥不跃,不过是在原地停滞。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把握今天,就是把握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无数的事例与格言都告诉我们把握当下的关键性。爱因斯坦曾说过:“过去可以有历史可循,未来可由逻辑推理与运算预测。唯有这当下是在时刻运转不息,无法参透的。”把握当下,活在当下,活出精彩。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这则材料并非要求只能写“母亲”,最后一句是关键的提示,要求考生反观自己的现实生活,抓住材料中的“等”,品读“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由敬老孝亲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启发自己对当下现实的关注、感悟和思考,进而解决问题。
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一、“以后”无法弥补曾经的遗憾与过错
二、抓住机遇、注重现实的努力争取
三、要珍惜今天,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可写对已逝的亲人的亏欠、愧疚之情(含对亲朋做下的、许下的、难以救赎践行的事或诺言);
五、可写对人生经验方面的如抓住机遇、注重现实等的体会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