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圣经·旧约·申命记》的第19篇,摩西受上帝之命,成为在埃及做奴隶的以色列人的领袖。他发布法令:“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新约》中则有这样的记载:“耶稣教导门徒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牙还牙,以牙还牙。只是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 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要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不可推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怨恨是魔鬼,它让你失去享受宽阔的机会,它让你遗弃感觉大海的情怀,它让你遗失很多美好;恩德则是天使,它让你插上一双美丽的翅膀,播撒爱的种子,收获博爱、幸福和希望。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从孔子先躯那里一直传颂至今,先人也以无数感人事迹给了我们最朴素真挚的诠释。
韩信,曾经只是一个卖鱼为生的平民,他每次去市场卖鱼或是干其它事都带着一把剑,当时就有一个混混,整天在市场上欺负人,他看韩信总是随身带着剑,有一天,他故意去踢翻他的鱼,并且挑衅的语气说:“今天,要不你就拔出你的剑跟我过两招,要不你就从我胯下爬过去,怎么样?”结果,韩信从他的胯下爬过去了,围观的人都在旁边嘲笑他,后来韩信当大官了,当初那些刁难和嘲笑他的人害怕韩信会杀了他们,结果韩信却以坦荡的君子风度不计前嫌,并询问他们家乡的事。
一个民族所以能够捍卫尊严,固守气节,是因为他的人民能够明智地处理过与失。
我们永远忘不了那场毁灭圆明园的大火,忘不了鸦片战争的屈辱,忘不了南京大屠杀的残酷血腥的场面,但是我们时常以“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来自警,正因为我们民族能够以直报怨,所以才赢来了改革开放后的繁荣和昌盛,我们才以昨日的“东亚病夫”衍变成今天的“东方巨龙”,我们才与世界接轨,我们才向世界证明我们的决心和能力,我们才有美好的今天。
如果说以德报怨是一种美好的品行,那么以直报怨则是一种高尚而明智的抉择;如果说以德报德的胸怀能容纳山川大海,那么以直报怨则能顶天立地;如果说以德报怨能够撑起几个人的美好家园,那么以直报怨则能撑起全世界的煦日蓝天。
在普天和谐向我们走近之前,让我们在历史和恩怨面前用“以直报怨”要求自己,用“以德报德”对待他人,因为我们祖国的名字叫“中国”,它会向世界证明它是最棒的。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语句重点思考。针对题中材料内容特点,可采用“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句,或分析其中的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来,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如此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题中材料分别来自东方和西方,谈论的是共同的话题:怎样面对来自别人的伤害。孔子的话要点在于“以直报怨”,指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旧约》的话要点在于对来自别人的伤害应该进行报复。《新约》的话要点在于要以宽恕的心对待伤害。具体写作时,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角度,亦可将上述两到三个角度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自己针对“怎样面对来自别人的伤害”的看法。当然,该话题不应只限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而广之,它也可以升华到国家、社会的高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树上有一只很诱人的苹果熟了。因为太高,踮起脚都够不着,只好搬来木梯,就在我伸手欲摘的一瞬,苹果突然脱枝而落,摔在地上,“啪”,成了一团苹果泥。这便是生活中所谓的无奈——眼看到手,却又失去。但不算白费力,至少我知道了这只苹果不属于我。如果这时从木梯上下来,再去摘其他树上的苹果也不算晚。生命中任何一次探索,从本质上讲,都是成功的。
要求:
1.请根据这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
2.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见2011年江西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根据要求作文。
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读了上述故事,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活中的本和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回国的何峰发现身边虽有不少创意,但却缺少一个展示自己、获得支持的圆梦平台,他就跟几个朋友成立了一个发起和支持创意项目的平台——点名时间网。点名时间网是一个支持平凡人的不平凡梦想的舞台。只要你有创意项目,需要资金支持,就可以登录这个平台,发起项目,向公众推广,并获得资金和支持去完成你的梦想!你也可以来这里做个支持者,支持、资助你喜欢的创意项目,或者获得你所喜欢的回报,或者分享创意者的快乐。随着一个个创意项目的实现,越来越多有创意想法的艺术家、节目制作人、产品设计师,甚至工人、学生、农民都愿意来这里推广一下自己的梦想。何峰和他的团队,借助“点名时间”这个平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找到了梦想与现实的最佳结合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事。有高兴的事,有伤心的事;有失败的遗憾,有成功的喜悦。虽然我只有11岁,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我也经历了很多事情。有一件事,我不知道算不算是做好事,它对我的感触很深,至今难忘。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春天,妈妈答应我可以动用我的零花钱去逛街,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我高兴得不得了,一蹦三尺高,马上穿好衣服,带好零花钱,和妈妈出了门。春风像一双温和的大手抚摩着万物,沉默一冬的杨柳活跃了,争先恐后地抽绿枝添新叶,草儿返青,花儿欲放。我的心情十分舒畅,哼唱着小曲,欣赏着风景,不知不觉走到了牡丹广场,广场上人来人往,彩旗飘飘。我看见十几个带着小红帽的大哥哥大姐姐穿梭在人群中,他们有的拿着小红旗,有的拿着广告宣传页,还有一位大哥哥,手里捧着一个四四方方的红盒子,上面写着“募捐箱”,过路的行人不时往里放钱。我很好奇,急忙跑过去看个究竟。一位大姐姐告诉我:我们是在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献爱心,是希望工程的一部分。山区的孩子们需要文具、书籍,需要文化知识,而他们现在教室陈旧,生活艰苦,可他们渴望上学,渴望学习文化,他们渴望得到爱心人士的帮助。在我们的城市中,一元、两元甚至五元都不会起眼,但是在那些儿童的手中用处可就大了,他们可以买好多学习用品,可以用这些钱交学费,他们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大姐姐拿出一张照片,上面的小姑娘,衣服陈旧,手中抱几本破旧的课本,却睁着渴求知识的大眼睛!我被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本是同龄人,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却有这么大的区别。此时此刻,那曲激荡人心,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又回响在我的耳边:“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的确,帮助别人快乐自己,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毫不犹豫的掏出了口袋里所有的15元零花钱放进了红盒子里……
本题解析:材料通过讲述何峰创立的“点名时间网”为他人做嫁衣,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可参考以下立意:
1. 梦想和现实需要一个结合点
2. 成全他人与幸福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3.要善于发现创意,实现人生价值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唐代诗人王湾的名句。诗句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诗句在描绘大江日出的壮美意境中,形象地昭示出新、旧事物更替的客观辩证之理。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③?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