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7-03 07:58:27 【

1、其他题  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诗经·卫风·氓》)
(2)?,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3)?,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4)?,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5)?,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
(7)沧海月明珠有泪,?。(李商隐《锦瑟》)
(8)?,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9)念去去,千里烟波,?。(柳永《雨霖铃》)
(10)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以光先帝遗德,?,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苏轼《赤壁赋》)
小题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杜牧《阿房宫赋》)



3、其他题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_______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②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③__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④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⑤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⑥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⑦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⑧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⑨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⑩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其他题  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_____________,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4)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他题  补出下面句子横线处的名句。
(1)生乎吾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乎吾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