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7-03 08:13:08 【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丁肇中所说的“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对那些欺世盗名、投机钻营的伪学者是一个提醒:学术贵在专一,应恪守学者本份。
B.处于群体中的人,应当把团队利益放在首位,如果意见有分歧,要么自己认错,要么忍耐,要么干脆淡出那个群体,忌反复,忌聒噪,忌内哄。
C.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人们很渴望一处宁静的港湾,室内外装潢高手一定能令你的家涣然一新,但不一定能给你的家带来脉脉温馨。
D.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邓丽君的歌不经意地飘来,在她的歌声中迈向中老年的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恍若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 本份-本分; B. 内哄-内讧;C.涣-焕。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诚信缺失对社会道德是毁灭性的伤害,当前为公众深恶痛绝的那些恶性事件,每一件都深深地刻着背信弃义的烙印和丑恶心理。
B.伦敦奥运会“激励一代人”的口号,是伦敦奥组委在国家皇家植物园举行倒计时100天庆典活动之前向记者提交的一份新闻公报^91考试网布的。
C.食品和药品的安全保障是监管和执法部门的首要工作。能否打击食品和药品安全犯罪,不只是维护市场秩序,更是在打一场形势严峻的公众健康保卫战。
D.天上王城景区地处沂蒙腹地的沂水县泉庄乡,以沂蒙七十二崮之首的纪王崮为中心,以商周时期纪国迁都至此的历史故事为主题整合建成的4A级景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项搭配不当,“心理”不能“刻着”;C项两面对一面,不合逻辑;D项成分残缺,“4A级景区”没有谓语,应在“以沂蒙”前加“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那次在上海,突然发现站在我面前的竟然是我的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虽然我们已有二十多年没见面了,但我们仍一见如故,非常高兴。
B.3G手机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集 www.91exAm.org多种功能于一体,将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发挥得酣畅淋漓
C.楼市步入调整期后,放松“二套房贷”政策的呼声不绝如缕,但银行界普遍担心,房价正在下降,房贷风险较高,不敢轻易改变政策。
D.2014年春晚的舞台设计,的确可圈可点,丰富的民族元素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为全国人民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A项,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用于陌生人。 B项,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痛快。常用来形容书法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C项,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细微但未中断。应为“不绝于耳”。 D可圈可点:形容出色,精彩,值得称道。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做题
启事
《2003年企业管理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录》(上、下)分别刊登于2003年3月29日、2003年4月12日本报第12版。读者还可以登录中青在线人才频道(hr.cyol.com)高校毕业生需求专题查阅。
中国青年报编辑部
假如朋友小梁需要信息,请你转告他:
?


参考答案:请查阅中国青年报2003年3月29日和4月12日第12版,或者登录中青在线人才频道高校毕业生需求专题。


本题解析:(本题是在转换叙述角度,要求语言准确、明白)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必须改换,有的必须调换顺序。请把它们找出来,将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并作相应改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辛弃疾?一腔忠愤?、?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皆
①?②?③?④?⑤
寄之于诗词。“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希冀的是“醉里挑?⑥
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尽管英雄无用武之地,“长剑铗,欲生苔,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

清杯”,“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眼见的是“落日胡尘未尽,西风塞马空肥”。使?他“识尽愁滋味”,直到他赍志长逝,还未能“了却君王天下事”,却反而因此?⑧?⑨?⑩
而赢得“生前身后名”,获得了伟大的爱国词人美誉。

(1)必须删去的是:————。
(2)必须改换的是:————。
(3)必须调换顺序的是:————。


参考答案:(1)?⑩;(2 )?⑦但⑨也;(3)?①②。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得体与连贯。其中⑩“却”与“反而”重复累赘,本取其中之一即可,但联系语境为与“因此而”不同时出现“而”,取⑩舍⑨更妥。⑦与⑨考查关联词的使用。①与②,根据逻辑关系,②应在①前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常见题型》..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