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十)
2019-07-03 08:31:14 【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近五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一览表?单位:万辆

?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产量
570.77
727.97
888.24
934.5
1379.1
销量
575.82
721.6
879.15
938.05
1364.5
?
近五年美国汽车产销量一览表?单位:万辆
?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产量
1190
1130
1078.1
868.1
570.1
销量
1690
1660
1474.6
1324.6
1043.1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3条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中国汽车年度产销量基本持平,美国汽车销量则远高于产量;
2、近五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持续上升,美国汽车产销量逐年下降;
3、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超过美国;
4、汽车市场中进口汽车的份额美国比中国大。(答出1点给1分,2点给3分,3点给4分)
22.参考示例:往事是/一张淡雅的书签/我用手写下青春的历程/有希望有挫折也有成功
(比喻恰当2分,内容合理2分,共4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国学经典是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是蕴蓄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文献。
B.2010年中国GDP毫无悬念地超过日本,跻身世界第二,值得关注的是,从政府到民间,面对这样的成绩却似乎“无动于衷”,普遍认为“意义不大”。
C.苏东坡的《潇湘竹石图卷》,匠心独运,使人在窄窄画幅内如阅千里江山,是以竹石寄托文人情怀的中国画典范之作。
D.范曾在艺术上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并处心积虑,创造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先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蕴蓄”:指积蓄或包含在里面而未表露出来,应该用“蕴涵”。B项,“跻身”:指“使自己上升到某种行列”,多指进入某个范围,不指名次。此处应用“跃居”。D项,“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应该用“身体力行”之类的词语)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黛玉焚稿”是《红楼梦》的经典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一情节。(注意理清要点,不超过100字。)(4分)


参考答案:黛玉焚稿写的是黛玉得知宝玉和宝钗定婚的消息后,一病不起,临死前,挣扎着在卧榻边,狠命撕那宝玉送的旧帕和写有诗文的绢子,又叫雪雁点灯笼上火盆,黛玉将绢子撂在火上,雪雁也顾不得烧手,从火里抓起来撂在地下乱踩,却已烧得所余无几了,之后黛玉便含泪而逝。黛玉的撒手人寰加速了宝玉的悲剧结果。(背景1分,内容2分,影响1分。)


本题解析:“黛玉焚稿”节选自《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九十七回,作者:曹雪芹(实际是高鹗续的,也正因为此,所以很多人不认为这是曹雪芹所想写)。标题是编者加的。
故事梗概:黛玉得知宝玉和宝钗定婚的消息后,一病不起,日重一日。这时黛玉睁开眼,只有紫鹃一人,自料万无生理,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之中。黛玉一生以诗为侣,她用整个身心写成的那些诗篇,是她的生命、青春和爱情的象征。因此,在她生命终止的前夕,她自然首先想到她的诗稿。“焚稿”的情节,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此时此刻黛玉的心境,并使其思想性格又一次得到了升华。《红楼梦》有关原文:[
且说黛玉虽然服药,这病日重一日。紫鹃等在旁苦劝,说道:“事情到了这个分儿,不得不说了。姑娘的心事,我们也都知道。至于意外之事是再没有的。姑娘不信,只拿宝玉的身子说起,这样大病,怎么做得亲呢?姑娘别听瞎话,自己安心保重才好。”黛玉微笑一笑,也不答言,又咳嗽数声,吐出好些血来。紫鹃等看去,只有一息奄奄,明知劝不过来,惟有守着流泪,天天三四趟去告诉贾母。鸳鸯测度贾母近日比前疼黛玉的心差了些,所以不常去回。况贾母这几日的心都在宝钗宝玉身上,不见黛玉的信儿也不大提起,只请太医调治罢了。
   黛玉向来病着,自贾母起,直到姊妹们的下人,常来问候。今见贾府中上下人等都不过来,连一个问的人都没有,睁开眼,只有紫鹃一人。自料万无生理,因挣扎着向紫鹃说道:“妹妹,你是我最知心的,虽是老太太派你伏侍我这几年,我拿你就当作我的亲妹妹。”说到这里,气又接不上来。紫鹃听了,一阵心酸,早哭得说不出话来。迟了半日,黛玉又一面喘一面说道:“紫鹃妹妹,我躺着不受用,你扶起我来靠着坐坐才好。”紫鹃道:“姑娘的身上不大好,起来又要抖搂着了。”黛玉听了,闭上眼不言语了。一时又要起来。紫鹃没法,只得同雪雁把他扶起,两边用软枕靠住,自己却倚在旁边。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三国演义》阅读(8分)
小题1:下列各项中,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东吴大将吕蒙乘荆州空虚,用“白衣渡江”之计偷渡过江,突击烽火台,袭取荆州城。关羽得讯回救,被孙、曹两军夹击,败走麦城。麦城粮尽,关羽和关平乘夜突围,中伏被孙权伏兵所擒。孙权劝降不成,便杀了关羽,从此荆州归了东吴。
B.为报关羽、张飞被杀之仇,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带兵伐吴。孙权任命吕蒙为将总领东吴军马应战,在猇亭用火攻之计,大败刘备。刘备逃回白帝城,一病不起。临终前把诸葛亮召来,对他说,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他,如其不才,可取代之。诸葛亮哭拜在地,表示一定会忠诚辅佐。
C.南方蛮王孟获等起兵反蜀,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两军交手后,孔明听从马谡提出的“攻心”之计,巧用各种计谋,在战争中七擒七纵孟获,终于使之心服口服,完全归顺。从此以后,在蜀汉的年代里,南方边境上没有再起战争。
D.上方谷败后,司马懿逃回军营,坚守不出。诸葛亮派兵辱骂激他出战,司马懿不为所动,反而派人送给诸葛亮巾帼女衣侮辱他。诸葛亮怒气攻心,忧郁成疾。临终与诸将诀别,并遣表刘禅,安排军国大事。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死于五丈原,死时五十四岁。

E.刘禅降魏,被封为“安乐公”。他亲自到司马昭府下拜谢,司马昭设宴款待,并在席上演奏蜀国音乐,座中蜀官纷纷落泪,只有刘禅嬉笑自若。席间,司马昭问刘禅是否思念蜀国,刘禅回答不想蜀国。司马昭见刘禅诚实愚蠢,不再怀疑,也不打算杀他。
小题2:简述题。(任选一题,字数100字左右)(4分)
(1)简述“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
(2)简述“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故事。


参考答案:(1)马谡立下军令状前去防守街亭,他自以为是,不听王平的劝谏,违背诸葛亮的安排,结果被魏军大败,街亭失守,马谡自缚请罪。诸葛亮想起刘备临死时曾嘱咐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的话,感慨自己用人不慎,误了蜀国大事。为了严明军纪,孔明挥泪斩马谡,并上表刘禅,自贬三级。
(2)司马懿听说蜀军退兵,以为诸葛亮死了,亲自带兵追赶。一辆四轮车从蜀军中杀了出来,车上坐着诸葛亮。司马懿以为中了诸葛亮的计了,赶紧勒马回逃,一直逃了五十多里才停下来,问:“我的脑袋还在吗?”知道蜀兵已远去,他才放心了。后来得知,诸葛亮已死了,所见是木像。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三国演义》是明初罗贯中的历史演义小说,它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一段历史,为那个群雄逐鹿的动荡时代提供了全景式的历史图卷,创造了数以百计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B.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C.《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初罗贯中
D.《三国演义》塑造了很多人物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