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苏东坡评价陶渊明诗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又说:“渊明诗初看散缓,熟看有奇句。”(《冷斋诗话》引)你能借“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八句话来评价一下苏东坡的说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阴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映成趣。前四句构成一个近景。陶渊明接着把笔移向远处的景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四句近景转到两句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很淡很淡,味道却极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读到这里,人们或许还觉得缺点什么。请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使画面一下子活了起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不会让你感到喧嚣和烦躁。“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看似平淡,却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无不是作者的匠心选择。(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入夜,亮化扩建后的朝阳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B.《哈利·波特》以其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引人入胜。
C.在南宁市几条繁华的商业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流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D.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济济一堂: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以所提供的句子为开头,续写一段话。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以内。(6分)
十八岁,不再抱怨镣铐的沉重。?。
参考答案:父母的期待,老师的叮咛,明天的美好,群星一般在十八岁的夜空中闪耀。十八岁的我们愿意承担这份沉重,因为那是人生中最和煦的色彩。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续写,注意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那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瞬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实的存在。
①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
②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浪潮
③在你耳边轰响着不息的呼喊
④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动的金箔也非真实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④句中的“金箔”扣上文的“金黄”和“黄金”,②句照应“阳光的力量”,③句照应“真实的存在”。 答连贯题,概括来说,第一,要综观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第二,要弄清材料的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第三,语句的连贯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应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具体来说注重三个“抓”:抓中心,抓思路,抓标志。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搪塞/塞车?渐变/熏陶渐染?给予/自给自足
B.禅院/禅让?菲薄/日薄西山?蹊跷/独辟蹊径
C.奔赴/投奔??拾遗/拾级而上?扛枪/力能扛鼎
D.悱恻/斐然?呼吁/长吁短叹?血泊/漂泊异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