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后面的题目。
海 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 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 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 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 羡他蝴蝶宿深枝。
小题1:这首诗颔联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海棠花怎样的特点?(5分)
小题2:诗歌后两联写到歌女“莫愁”、画家“梁广”和“ 蝴蝶”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方面:颜色或色泽、形态或神韵(2分)特点:海棠花蕾刚着雨珠含苞欲放,色泽艳丽,娇娆而妩媚。(3分)
小题2:作用:美丽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不动笔,诗人面对海棠,饮酒赋诗,留连忘返。甚至对蝴蝶能在海棠花上栖宿而产生了艳羡之情(3分)从而侧面烘托海棠的美;(1分)情感:既表达了诗人对海棠的赞美与倾慕之情,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写景物从哪些方面入手,无非是形、声、色、态、时态变化和神韵等几个方面。“秾丽”即艳丽的意思,是从颜色上写;“妖娆”是柔美妩媚的意思,是从神韵上写。特点上扣住“新著雨”“欲开时”。
小题2:先指出作用是“侧面烘托”,再结合句意具体分析,最后说明表达的情感。
【附郑谷《海棠》诗鉴赏】
在大自然的百花园里,海棠花素以娇美著称。春风仿佛着意吹来一种特别鲜艳的颜色染红她,打扮她。难怪惹得诗人郑谷为之销魂,禁不住要携酒对赏,赋诗称赞了。
大地春回,诗人放眼望去,只见微风过处,洒下一阵阵雨点,海棠新沾上晶莹欲滴的水珠,尘垢洗尽,花色格外光洁鲜妍。此时此刻,诗人惊讶地发觉,“新著雨”的海棠别具一番风韵,显得异常之美。人们知道,海棠未放时呈深红色,开后现淡红色,它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海棠花蕾刚着雨珠而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前人形容海棠“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明王象晋《群芳谱?花谱》),唐人誉之为“花中神仙”。诗人善于捕捉海棠“新著雨”、“欲开时”那种秾丽娇娆的丰姿神采,着意刻画,把花的形态和神韵浮雕般地表现出来。诗情画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三联诗人又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则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
末联写诗人面对海棠,饮酒赋诗,留连忘返。看不足,写不完,甚至对蝴蝶能在海棠花上偎依抚弄而产生了艳羡之情,简直把诗人对海棠的赞美与倾慕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从艺术家对海棠的审美活动中突出花之美与魅力,用的是一种推开一层、由对面写来的旁衬手法。这种手法从虚处见实,虚实相生,空灵传神,既歌颂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情与物相交流,人与花相默契,真不愧是一首咏海棠的佳作。前人谓“谷诗清婉明白,不俚而切。”(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九)正道出此诗的艺术特色。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11分)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注]
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 三塔湖在溧阳县西七十里,傍三塔湖而建,寒光亭也在湖边。
小题1:结合全词,说说“又”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词描写“春色”手法多样,试简要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对时光流逝的叹惜;②对个人历经坎坷的感慨;③对湖边春色的怀恋;④再次来此的欣喜。(以上四点,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
小题2:①运用拟人手法写春风杨柳:东风似乎有意,轻轻吹拂,送我渡过湖波;杨柳似乎含情,微微摆动,丝丝抚摩我的面庞。词人不说船乘风势,人触柳丝,而说风助船行,柳拂人面,正是寓情于物的拟人写法,从而创造出一个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②动静结合:寒光亭下一碧万顷,犹如辽阔无际的蓝天;在这明丽如画的水天之间,一群沙鸥展翅飞起,自由翱翔。一静一动,动静结合;有点有面,点面交映,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蓬勃的生气。(每点答对手法1分,举例赏析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起首二句,直接描述自己时隔三年旧地重游的怀恋心境。“又是三年”,不仅突出离别的确切时间,而且暗示其间经历了人生的多少波折变幻;一个“又”字,内涵复杂,既包含了对时光流逝的叹惜,对历经坎坷的感慨,也包含了对湖边春色的怀恋,对再次来此的欣喜。
小题2:描写“春色”的手法,答题范围是“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①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蘋、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意对即可)
(2)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之内,但能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
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谴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择其一种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句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写美丽的山色湖光是为人物设置背景,使人物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
(2)比喻、双关:“一朵荚蕖,开过尚盈盈”,写花的美丽轻盈,其实是借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一语双关。衬托:“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或许是因为羡慕美人,或许是因为音乐动听而停息,以此衬托弹筝女的美丽或音乐的美妙。(意对即可)
(3)最后三句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未正面写人、写音乐,反而写曲终人散,只见青翠的山峰仍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音乐仍荡漾在山水之间,萦绕在人的心头,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清词,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②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③, 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写作此词时其妻卢氏已早逝。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的典故。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上阕是如何刻画出思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此词“纳兰之思,尽化于一句”,请指出这句词并简要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纳兰词上阕刻画思人形象,主要通过景物的烘托渲染。以凄凉的“西风”、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等景物(写出任三种即可),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渲染(烘托)怀念之苦(大意相近即可)。
2、这句词是“当时只道是寻常”。当时与她“赌书”“泼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这一句通过昔日快乐情景反衬出深刻的亡妻之痛,对幸福失去的追悔。(意思相近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