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农夫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他的羊群里有一只黑羊。农夫为此感到遗憾,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一天,在一场暴风雪中,农夫与羊群走散了。当暴风雪停息的时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这时,四处寻找的农夫看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农夫觉得遗憾,想要卖掉的黑羊,却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中成了羊群中的功臣,这则材料形象地告诉我们,客观事物各有所长,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白羊固然漂亮,黑羊同样可爱。扣住材料中心立意,就是切合题意的。
找出材料中的要素:
农夫、暴风雪、黑羊。结合这三个要素对材料进行以下因果分析:汤姆——因为没有卖掉黑羊而在冰天雪地中找到了自己的羊群;暴风雪——因为暴风雪,使得黑羊显现了自身价值;黑羊——因为自己与众不同的毛色而挽救了整个羊群。
联系社会人生素材:较好的立意举例:
1.黑羊白羊,都是好羊(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中心立意)
2.发现黑羊身上的不凡(看似其貌不扬的东西,一旦发现它的价值,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利益)
3.多种多样也是美(羊群角度)
4.黑羊白羊协奏曲——多元成就世界之美
5.容纳“另类”(善待黑羊的角度)
6.好团队需要“异端者”
7.尊重不同的声音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一是健康。”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又何止于此。
请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失去后才知道可贵
有许多人在自己的东西失去后才意识到东西的可贵。而在那份长达三年的友情失去后,我认识到了它的可贵性,于是我追悔莫及。
——题记?
我独自一人走在街上,看着那一对对亲密的好朋友,我的思绪在我不知不觉中便飘回了一年以前,飘回了拿给曾经与我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的身边。?那时候我们的关系非常的好,每天早上你都会到我家去找我然后和我一起去上学,放学时你也会和我一起走。每逢周末你就会找我一起出去玩。还记得我考试没考好的时候,你总是一直陪在我身旁安慰我、鼓励我,告诉我:“ 一次没考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努力不能轻言放弃。”还记得我闯祸的时候你总是守在我身边,帮我解释、帮我分担惩罚。还记得我生气的时候,是你在一旁逗我开心,让我消消气,就算我把气发到你身上,你也不会生气还是依然陪在我身边。记得我和别人吵架的时候,你也是总站在我这边,帮我的忙,哪怕我没有一点理可言。也还记得 ……?
而现在,就在一年后的今天。我们见了面就如同是陌路人一般,甚至比陌路人还糟,见了面眼神冷冰冰的眼神里没有一丝丝的热情。有时我甚至怀疑我们认识吗?我们曾经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吗?还记得是在学校举办那场篮球比赛中,你们班的女子篮球在加时赛后以一分之差输给了我们班。从那以后你就再也没跟我说过话,开始时我还和你打招呼说话,但是你理也不理我。于是出于对我那可怜的自尊心的一种保护,我便也不再理你了。?
有时我常常想:我们这是怎么了,是因为那次篮球比赛中我没有为你加油吗?是因为你摔到了我没有第一个吧你扶起来吗?还是因为你们班输给了我们班吗?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也想不清楚。现在我只想改变一句经典的电影台词,来告诉你我心中所想:曾经有一段珍贵的友情摆在我的面前,我却没有珍惜,如果上天再给我一个机会的话,我一定要与你和好如初,是啊!有些东西只有失去了才知道可贵!
本题解析:其实,我们是去的东西又何尝只是青春和健康而已,通常是这样东西我们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是去了才知道他的可贵。人的一生总会有好多后悔的事,真希望能再给自己一个机会来把握它。那么,我们曾经是去的那些朋友,那些时间,那些具体的物件,都会带给我们很多的感慨。这些人,这些事物,曾经带给过我们哪些美好的回忆,曾经告诉过我们哪些珍贵的人生道理,我们都可以一一道来,写一篇记叙文。
点评: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写作,是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侧面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总的说,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但记叙文写作,伴随自然流漏的适当议论和抒情。很多时候学生记叙的时候容易表述不清,翻来覆去地叙述,所以写记叙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记叙简练。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请联系现实或你的生活体验,以“在哪里?就在这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请以“休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4)只要与话题有关即可
(5)不低于800字?(6)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名称和人名。
参考答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黄泽泵53分)
人们常说:“你将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永远休息。”这句话告诉我们,漫漫人生路,我们应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进取,锲而不舍,马不停蹄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否则,你停步了,目标就会疏远你了。
古时候的方仲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才能出众,幼时便能作诗,人们都非常敬佩,称其为天才。可是后来方仲永在人们的赞扬声中停止了自己前进的脚步,才华尽失,因为自己一时的“休息”,就永远地休息了。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不断进取的精神是多么重要。然而,我们要前进,就应该不留退路,这样才更容易赢得出路,才能不断前进,最终走向成功。
古希腊著名的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玩,心总是静不下来,练习效果很差,最后,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剃去了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这样以来因为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打消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口才,一连数月足不出户,演讲水平突飞猛进,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演说家。
断掉退路不断探索,是许多智者的共同经验。法国作家雨果曾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穿的以外的其它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中,就这样,由于断绝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写作里,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除了吃饭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这部作品就是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的确,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事业的成功,为了学习的进步,我们永远不能休息。我们需要有不断探索,为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更应该有敢于断掉后路,寻找出路的精神。我们不应该停下前进的脚步,只要心脏还在跳动,脚步就不能停止;只要身躯还未倒下,信念就必须高扬,当我们难于驾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志地前行时,不妨也采取一些斩断后路之举,全力以赴地寻找出路,不断探索成功的秘诀。
让我们牢牢记住屈原这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评:本文对材料中的“休息”的理解非常到位,且行文中基本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重心放在“怎么样上,立意就更深刻些,材料也更容易找到。本文的另一个特色是过度衔接得比较好,让人感到结构比较严密。
不言休息(廖辉52分)
古人有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道出了这样的道理:人不能失去前进的追求,否则,即使只是片刻的“随”也会毁了自己。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追求,追求过程中不能有“休息”的心态。一生的奋斗是为了心中那个令人兴奋的而且较为神秘的理想,而实现理想心须让自己处于永动的状态。人的一生,就如一个完整的机器,这部机器是由生活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机器的运转需要各个部分完整的下常的状态。生活的某个部分出现了休息,就会使整个机器的运转受到影响。我们没有理由让我们的机器中途停工,因此必须时时刻刻想方设法让其奔腾起来,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自己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充满激情,永不言休息。
汪国真有一篇精美的散文《我喜欢出发》,很是让我感到亲切。文中对追求述让深受启发:“人能下走多远?这话不要说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是的,人生在世,说长的也就有几十年,然而,岁月的车轮好像并不理会我们,晃忽间,二十岁已成过去,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在回忆中或感伤岁月的无情,或是感叹青春年华的易逝,我们现在能够把握的是不再让自己的生命“休息”了。
人生如商海,潮起潮落,一波未平一波兴,要想成为商战里的弄潮儿,这也许需要的是一股蛮干的牛气,更需要有一颗永远不会老的心作支撑,牛气冲于也会有那么一天会泄气的,只有具备一颗不老的心,追求更高目标的心才会永不休息,这样的人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永不休息并不是说不能让身体休整,毕竟人非机器,需要休息调整自身的身体机能以及心态。成功意味着身心的潜力完全地激情地释放。否则,即使事业有成而心态却是扭曲的也不应该算是成功的。不是有一句古语叫休养生息吗?这句话主体或目的还是在于“生”,“休”是“生”的手段而已,最终的目的还是回到追求那些不断的“生”,从而实现理想。所以人的一生只能是不断的出发,不断的追求,永远不能休息。
不休息是实现理想的秘笈,我会保持我永远年轻的心,不断地从新的起点出发。
永远前进(46分)
中国在明清以前曾经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因为那时中国没有休息。明清时期它休息了一下,等醒来的时候已经被别人永远地抛在后面了,于是中国就赶,可是不知赶了多久还是落后于别人,直到今天。也不知将多久才真正地赶得上人家。中国不再休息,因为它知道一休息就将会永远休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永远不能休息。
现在的社会发展那么快,当你休息的时候别人已经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如果那么容易赶上的话,中国就不不再是今天的中国了,也许是几年后的中国了。
世界不会给我们休息的理由,也不会给我们休息的机会,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们没有休息的理由,也没有休息的机会。这是历史发展规律要我们这样做的,我们只能适应。否则,只会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让人家欺负,让人家嘲弄。
我们不应该这样,也不能这样。不能这样才能更好的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是人的本能需要,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按照天赋人权学说的生存概念不仅仅是活着,面是活得自由自在。
中国知道休息的后果后奋力的追赶着人家,也不知道到哪年哪月才赶得上。即使希望十分渺茫,中国也不能放弃,也放弃不了,一旦放弃,也许真的永远休息了。
历史不会因为我们休息而停止前进。只有前进的历史的生命才能得到体现,就像河水不流动的时候就成死潭。生命的灵动在死潭能实现吗?我们不要这一沟绝望的死水。
让我们跟着历史永远前进,不再休息,不再徘徊,不再观看。时间不允许我们这样做。
让我们像河流那样永远向东流吧,为了那奔放的大海,为了那自由的大海!
评:本文从国家要求发展就不能休息这个角度立意,显得气度非凡,且全文思路清晰,语言顺畅,但不能评为优秀的原因在于:一是文章一开头让人感到很突然,如果能学习第一篇的开头方法,加上一个开头,就可以评为优秀等次;二是文章在字数上还差60字才达到要求,如果补上适当的开头,这个总问题也就解决了。三是文章的思路还不够开阔除了中国的发展好像就没有别的话题可说,所以、显得语言上有些重复,内容上也、显得比较单薄,如果按照由个人到集体瑞士以国家的顺序来安排顺序,也许内容会充实许多,得分就会达到50分以上。
努力(不要休息),否则你将会被淘汰(45分)
陆地上的高山流水以及种种植物,海洋中各种各样的生物,一切都让我们感到这样的惊奇,这自然界创造出来的事物是多么的让人赞美,以至于在沙漠这种干旱地区还能长出那些耐旱的植被,深深地扎根在沙漠的地层中,而这一切都是它们向大自然发出的挑战:“我不怕你,我能战胜你!”
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有那么一条规则:“优胜劣汰”。生物是这样,那么人呢?在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大到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小到企业与企业,个人与个人之间,到处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这一规则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不努力(你停止努力,停下休息),你就有可能被踢出局的危险。
在雅典奥运会上,被认为是我们国还球的乒乓球,最被扑看重的男单冠军为何傍落他人之手呢?在我们发展的同时,世界下追赶着中国,差距正在被缩小,他们在学习中国队技术的同时,勇于创新,发挥他们的优势,取胜当然是不足为怪。难怪在赛后,刘国梁教练也认为世界各国水平民中国的关差距正在缩小,如果我们不努力的话,我们的优势也将被消失。是啊,我们国家队 不努力(停止努力,让自己休息),那将来“国球”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一则新闻:某镇上的两面三刀个企业,一个是民族投资兴建的大型企业,而另一个则是一些大学生合资学办的企业,两者生产同一种产品。刚开始大型企业靠政府的面子占据市场上的大部分的分额,而小企业只占有少份市场,但小企业并不气馁,展开强大的广告攻势,更新技术,搞市场调查,一月、二月……半年过去了,而两个企业正在悄然地发生着一些变化,小企业逐渐变成了大企业,占有了很大一部分的市场份额。而原来政府投资的大型企业由于保守着那一技术产品,跟不上市场,只是靠政府吃力地支撑着,坐吃山空,最后被市场无情地“抛弃”了。
同样对于我们高三学生来说,高考就像一座大山横在我们中间,阻挡我们前进,我们就必须努力横越这一座大山,一直走向胜利的彼岸,反之如果你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么结局只有一个:你将被高考淘汰出局!
努力(不要休息),否则你就会被淘汰!
所以让我们呐喊:为了我们的目标,前进,前进,再前进!
评:话题作文,一定要紧扣话题行文,这是游戏规则,如果离开这个规则去行文就得不到认可。本文内容比较充实,材料也还恰当,为什么只评45分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全文不注意扣话题,只要按照括号中的改法,改过以后,就让人感觉比较切题,评48分以上就没问题了。当然本文的开头也是不理想的。
本题解析:这是独词类话题作文。考生需要对“休息”进行发散,可采用添加法,思考。
休息是和劳作相对的概念。你可以写劳逸结合,也可以写生命有限,要少休息等。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简要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4分)
参考答案:人生的最大禁锢就是内心对困境的甘于屈服。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