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今年广东卷的作文题命题,延续了高考作文命题关注时代、关注生活的优良传统,推陈出新,降低了材料阅读的难度。作文审题难度虽然不大,可作文写好并不容易。写好这一作文,显然需要我们考生有足够生活濡染的养分,需要对生活有分寸而又思辨的理解力。
具体来说,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三个家庭对接受别人资助的不同态度,也有白手起家慈善行为的叙述。今年的高考作文备考出现了四个热点,一是中国梦的探索,二是节约话题的展开,三是谣言的正确辨别,四是科技与情感。命题者力求避免雷同,想方设法寻找话题,这道作文题出现在广大考生中,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与政治联姻,又能紧扣时代,从高中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这道作文题的导向性很好。
材料的主体分两部分,一是白手起家的富翁热心慈善事业的行为,二是受助者的三种不同态度——因为感激而高兴接受;不盲目接受希望努力回馈;认为是施舍而拒绝接受。慈善方面的事件从汶川地震发生后就不断成为热话,学校里也有多有扶贫助学活动的开展,时代改变,观念也在变化。无论是热心慈善事业的一方还是认真对待生活努力感恩的一方,都应该肯定的,其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层面值得探讨。
参考角度:
第一家:感激恩赐
第二家:懂得回报
第三家:敢于自立
富翁:推己及人,耕耘慈善,坚实行动,不必计较别人的看法。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话题作文
云雀见麻雀整天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就问:“麻雀太太,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二点呢?”麻雀斜着眼睛瞟了它一眼,说:“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公鸡!”“公鸡伯伯,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公鸡骄傲地在房顶上迈着八字步,反问:“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鹌鹑!”“你为什么不能飞得高一点呢,鹌鹑姐姐?”鹤鹑奋力从草尖上飞过去,得意地对云雀说:“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癞蛤蟆!”后来, 云雀遇见雄鹰,便向雄鹰请教:“雄鹰叔叔,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呢?“不,不!”雄鹰谦虚地说:“离蓝天,我还差得远呢!”?
这则寓言故事中的麻雀、鹌鹑、雄鹰对所飞的高度有着不同的认识,你对“高度”又有怎样的认识呢?
?请以“高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宇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天赋的长跑家,但他被埋没了。他因为在文革中出言不慎坐了几年牢,出来后好不容易找了个拉板车的工作,样样待遇都不能与别人平等,苦闷极了就去练长跑。那时他总来这院子里跑,我用手表为他记时,他每跑一圈向我招一下手,我就记下一个时间。每次他要绕这院子跑20圈,大约2万米。他盼望以他的长跑成绩来获得政治上的真正解放,他以为记者的镜头和文字可以帮助他做到这一点。第一年他在春节环城赛跑中跑了个十六名,他看到前十五名的照片都挂在长安街的新闻橱窗里,于是他有了信心。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可是新闻橱窗里只挂了前三名,他没灰心。第三年他跑了第七名,橱窗里挂了前六名的照片,他有点怨自己。第四年他跑了第三名,橱窗里只挂了第一名的照片。第五年他跑了第一名——他几乎绝望了,橱窗里只有一幅环城赛群众场面的照片。那些年我们俩常一起在这园子里呆到天黑开怀痛骂,骂完沉默着回家,分手时再互相叮嘱: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现在他已经不跑了,年岁太大了,跑不了那么快了。最后一次参加环城赛,他依三十八之龄又得了第一名并破了记录,有一位专业队的教练对他说:“我要是十年前发现你就好了。”他苦笑了一下什么也没说,只在傍晚来这园子里找我,把这事平静地向我叙说一遍。?
(摘自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人生成功离不开理想,但生活中的境遇并不是按个人理想设计的,事与愿违,机不我与,甚至生不逢时的情况会有很多。假如你是史铁生的这位朋友,你将如何面对这种现实,请以“事与愿违,机不我与”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800字左右(诗歌不少于35行)。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这个话题若让成人来写,定会引出万千感慨的,然而,让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来写,则会使一部分人感到无从下笔,但只要仔细阅读材料,你就会发现:尽管那位业余“长跑家”“生不逢时”,连续五年由于非主观原因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但他最后一次以三十八岁“运动高龄” “又得了第一名并破了记录”,还得到了一位专业教练的“赏识”,说明自己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即使什么也没有得到,但至少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宽慰,也锻炼了身体,因此也不必伤感,不必自认生不逢时,而应坦然面对,因为当初练长跑也不是为了得冠军,而是为了排遣“苦闷”,为了获得“政治上的真正解放”。所以,此题的立意一定要换位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①以平常心对待不幸;②换个角度看命运;③人生的快慰主要是追求的过程,未必是追求的结果;④换个环境追求;⑤打开人生的另一扇窗户。前三个容易理解,不必赘述,需要强调的是后两个:立意④是说当你在原有环境中没有成功的指望时,你不妨换个适合自己发展和成功的地方去追求,因为中国有句俗语叫“树挪一步死,人挪一步活”;立意⑤是说人生会有许多面朝你的窗户,当你想打开的那扇窗向你关闭时,不妨试着打开另一扇,换一句话说,就是换个追求的目标,因为“天无绝人之路”。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蚂蚁想往玻璃墙上爬,可一次次都失败,掉了下来,可它依然执著地往上爬。
一个人看到后,感慨地说:“多伟大的蚂蚁,失败了毫不气馁,继续向目标前进。”另一个人看到后也感叹地说:“多么可怜的蚂蚁,太盲目了,假如它改变一下方式也许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
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这样的难题:是执著追求,还是果断放弃?
请以“执著追求和果断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体裁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心是一扇无形的窗,有的人紧紧关闭,有的人半虚半掩,有的人全然敞开,于是心灵世界就有了不同的色彩,人生的舞台上便演绎出各不相同的故事。
请你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考生可以拟题:
心窗
开启心窗的钥匙
打开心窗
心灵的色彩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