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国家发改委和美国贸易发展署,以及两国的进出口发展银行,将就共同采取多种措施支持能源合作的十年规划签署相关的谅解备忘录。
B.事实上学术是一种帮助我们条分缕析,帮助我们尽可能认识事物本质或者真相,它本身不是目的,为学术而学术显然是忽略了学术本身的工具性。
C.由白先勇改编、苏州昆剧团演出的青年奋斗版《牡丹亭》,全国巡演近百场,场场98%以上的座位爆满,赢得了年轻人对昆曲的关注。
D.走和平、友好、合作之路,改进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既是中日两国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期盼。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成分残缺。C“爆满”不合逻辑。D搭配不当,将谓语“改进”改成“改善”或“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新闻报 道,完成后面的题目。
近日,以“光盘”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引发关注,晒出自己吃得一干二净的盘子成为风尚。从发起人的几条微博开始,网友迅速响应,《人民日报》在腾讯微博也随之发起“光盘行动”,加上新华网、光明网等媒体的关注和转载,这一活动急速升温。
小题1:请为上面的新闻报道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近日,中国首善陈光标在其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消息,称其申请改名“陈光盘”,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示例)“光盘”活动急速升温
小题2:(示例)我认为陈光标的行为值得肯定。作为一位富人,他勇于通过公开申请改名,来提倡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影响巨大,实属难能可贵;作为一位名人,他勇于充分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高调提倡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积极引起公众的注意,从而扩大公益活动的影响面,他对公益事业的诚意和为了公益事业不惜牺牲个人名义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第一个小题,新闻陈述的对象是“光盘”活动,事件是“急速升温”,整合在一起就是标题。第二小题,对陈光标的做法,认不认同均可,但要有恰当而充分的理由。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B.世博不仅仅为了展示盛世图景,更应该是一次与世界文明和公共规则接轨的契机。
C.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D.这篇文章集中分析了形势,辩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往、大融合的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用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可在“在于”之后加“是否”一词与“能否”相呼应。C.有歧义。D.成份残缺。句子缺乏与谓语动词“回答”相搭配的宾语,可以在句末加“的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下面都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其中一题根据所贴处所对出下联。
(1) 宾馆
上联: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2) 眼镜店
上联:胸中存灼见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下联: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下联:眼底辨秋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朱光潜是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
B.沈从文的大部分小说以湘西生活为背景,作品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牧歌情调。
C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不动声色地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
D.《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概括了农民起义发展、发生直至失败的过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应是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