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一)
2019-07-03 21:57:10 【

1、语言运用题  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3分)
“随时受不了”这句语词来自一个叫崔成浩的朝鲜人写的微博,他自称被派到中国留学。崔成浩用一本正经的口气,对朝鲜的现实进行了大规模恶搞,我相信真正的朝鲜人没这个胆量。崔成浩的习惯用语是“一本正经”和“随时受不了”。试举一例:① “那时,金正日将军一本正经地视察冬季蔬菜生产,对冬季能生产粗长翠绿的黄瓜交口称赞。
崔成浩用官方语言体系对意识形态进行了解构,可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②不但戏谑了神圣,又娱乐了大众。这两个词引发了模仿潮,很多人在微博上用“一本正经”绚耀自己的不正经,用“随时受不了”显摆自己很愉悦的心情。
(1)划线句①中有一个成语用错,请改正。(1分)_____改为________
(2)第二段中有一个错字,请找出并改正(1分)_____改为_____
(3)划线句②有语病,请改正。(1分)
?



2、语言运用题  根据图表内容,完成后面题目。(5分)

?
国家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瑞典、丹麦
巴西
印度
中国
经济增长率
1.5%——3%
5%——6.5%
6%——7.3%
9.67%
教育、卫生两项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
?
13%——15%
?
6%——7%
?
5%
?
4.5%
请根据图表内容,从中国的角度写出一条结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科学,包括讲道理的科学,改变了人类的生存面貌,进而改变了西方人的生存面貌。至于这种改变是福是祸,则笔者不敢专断。
B、雷锋助人为乐、默默奉献的精神,曾激励着几代人,然而,在生活逐渐富裕起来的今天,雷锋精神竟然被许多人冷漠乃至遗忘了。
C、大学毕业生的毕业选择对其父母及家庭情况会有一定影响,父母的“职业等级”高,毕业生往往会选择继续学习而不急于就业。
D、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5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4、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列文段中的画线部分,另举一人做论据,续写句子。(5分)
伟人或英雄,不仅有光辉伟大的一面,也有平凡普通的一面。就如毛泽东,他既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生万户侯”的睥睨今古,也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的儿女情长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人生有四种人不曾学会仰望:不辨好坏的愚昧无知者,傲慢自私的骄矜妒忌者,一无所谓的麻木不仁者,泯灭人性的丧尽天良者。人生需要学会仰望,学会仰望参天古树的沉稳,学会仰望(wēi é) ① 高山的洒脱,?② ?。仰望是种恣态,仰望是种气度,仰望是种信仰,仰望是种境界。人生因学会仰望而怀有梦想而不失方向。
小题1:请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上正确词语。(1分)
小题2:请在②处填上恰当语句,使之内容照应,并构成排比。(1分)
小题3: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1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