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不超过 6 处)(3分)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去轼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选自苏洵《名二子说》)
参考答案: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本题解析:文言断句抓住语言标志法。此题可根据句末语气词“者”“也”“乎”和句首语气词“而、则”及人称代词“吾”等断句。
参考译文:
车轮、辐条、车篷和车厢底部的横木,它们在车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可唯独拦在坐车人胸前用作扶手的那一条横木——轼,好像没有什么用处。要是去掉轼那么我没有见过这个样子算是完整的车子。轼啊!我担心你不注意表面的修饰啊!天下的车子,没有不经由车辙,可是人们谈论到车子的功劳,车辙是不相干的。虽然如此,车翻马倒了,灾祸也不会波及车辙。这车辙呀,正好处在灾祸和幸福之间。辙啊,我料知你能免除灾殃了!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普通官员)。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隙。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讲究细枝末节),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矣”?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刚刚抛下群臣逝去),帝富于春秋(又很年轻),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沐浴)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赶快)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窋何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太史公曰: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休养生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微:地位低。
B.?即召除为丞相史?除:任命,受职。
C.?至朝时,惠帝让参曰?让:谦让。
D.?然百姓离秦之酷后?离:遭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参与休息无为?②秦伯悦,与郑人盟
B.①故天下俱称其美矣?②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C.①及为将相,有隙?②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D.①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参当大官后,与萧何不和,但萧何却不计前嫌,推荐曹参接自己的班当丞相。事实证明,曹参当政后的一系列举措,顺应时代要求,很受后人称道。
B.?曹参任丞相后,不仅自己无所事事,日夜喝酒,而且在下属来办事时也叫人喝酒,使人开不了口,办不成事。
C.?曹参的行为引起了惠帝的担心,私下要曹参的儿子加以劝谏。不料其儿子却被曹参严厉地教训了一顿。
D.?曹参与惠帝的一席对话打消了惠帝的疑虑,认可了曹参的做法,但是曹参最终还是被惠帝体面地罢了官。
4.翻译文言文句。
(1)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A?
3.D
4.(1)那些说话写文章讲究细枝末节、想追求虚名的官员,总是被(曹参)斥责、罢官。
? (2)陛下看我和萧何哪一个更有才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也。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成叹异之。
幼至孝,性沉静,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年十三,通《五经》。十五,冠而见其父,曰:“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累。”自是屏居一室,非定省未尝出户,家人莫见其面,亲友因呼为“居士”。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常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飧覆醢。及晏诛,其亲戚成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义师围京城,家贫无以爨,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天监初,御史中丞任防寻其兄履之,欲造而不敢,望而叹曰:“其室虽迩,其人甚远。”为名流所钦尚如此。
后于钟山听讲,母王氏忽有疾,兄弟欲召之。母曰:“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果心惊而返,邻里嗟异之。合药须得生人参,旧传钟山所出,孝绪躬历幽险,累日不值。忽见一鹿前行,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就视,果获此草。母得服之,遂愈。时皆叹其孝感所致。
初,建武末,青溪宫东门无故自崩,大风拔东宫门外杨树。或以问孝绪,孝绪曰:“青溪皇家旧宅。齐为木行,东者木位,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鄱阳忠烈王妃,孝绪之姊。王尝命驾,欲就之游,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诸甥岁时馈遗,一无所纳,人或怪之,答云:“非我始愿,故不受也。”大同二年卒,时年五十八。(节选自《梁书·卷第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五》)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阮孝绪有“隐士”风范的一项是(? )
①幼至孝,性沉静
②屏居一室,家人莫见其面
③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
④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⑤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
⑥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养狸述
[唐]舒元舆
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狸之性,憎鼠而喜爱①。其体趫②、其文班。予爱其能息鼠窃,近乎正且勇。尝观虞人(掌管山泽的官吏)生致者,因得请归,致新昌里客舍。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某既居,果遭其暴耗。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不畏忌。或暂黾侻跧③缩,须臾复来,日数十度。其穿巾孔箱之患,继晷而有。昼或出游,及归,其什器服物,悉已破碎。若夜时长留
④续晨,与役夫更吻驱呵,甚累神抱。或知之,借椟以收拾衣服,未顷,则椟又孔矣。予心深闷,当其意欲掘地诛剪,始二三十日间,未果。颇患之,若抱痒疾。
自获此狸,尝阖关实窦,纵于室中,潜伺之。见轩首引鼻,似有鼠气,则凝蹲不动。斯须,果有鼠数十辈接尾而出,狸忽跃起,张爪呀牙,划泄怒声,鼠党帖伏不敢窜。狸遂搏击,瞬视间,群鼠肝脑涂地。迨夜始背
潜窥,室内洒然,予以是益宝狸矣。常自驯饲之,到今仅半年矣,狸不复杀鼠,鼠不复出穴。向之韫犊服物,皆纵横抛掷,无所损坏。
噫!微狸,鼠不独耗吾物,亦将咬啮吾身矣。是以知吾得高枕坦卧,绝疮痛之忧,皆斯狸之功。异乎!鼠本统乎阴虫,其用合昼伏夕动,常怯怕人者也。向之暴耗,非有大胆壮力,能凌侮于人,以其人无御之之术,故得恣横若此。今人之家苟无狸之用,则红墉皓壁,固为鼠室宅矣。甘酿鲜肥,又资鼠口腹矣,虽乏,人智其奈之何?呜呼!覆焘(天地)之间,首圆足方,窃盗圣人之教,甚于鼠者有之矣。若时不容端人,则白日之下,敌得骋于阴私。故桀朝鼠多而关龙逢斩,纣朝鼠多而比干剖,鲁国鼠多而仲尼去,楚国鼠多而屈原沉。以此推之,明小人道长而不知用君子以正之,犹向之鼠窃而不知用狸而止遏,纵其暴横,则五行七曜,亦必反常于天矣。岂直流患于人间耶!
(节选自《全唐文》,有删改)
【注】 ①爱:通“
”,隐蔽。②趫:行动轻捷。③黾侻跧:黾(mǐn):勉强。侻(tuō):狡猾。跧(quán):蜷缩。④
:油灯。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观虞人生致者致:抓获、捉到。
B.其穿巾孔箱之患孔:打洞,使动用法。
C.某既居,果遭其暴耗 暴:突然。
D.予以是益宝狸矣宝:珍视,意动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