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①恩请尚书仍报御史 ②恩日受搒掠濒死者数语卒不变。 ③患难相恤古之义也 ④鋐令卒拽之西面恩起立不屈 ⑤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 ⑥家居专为德于乡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1)(冯恩)出京慰劳两广总督王守仁于是带上见面礼拜师成为他的弟子。(劳、贽、句意各1分)(2)于是削去王时中的官职而冯恩最终判处死罪。(褫、论、句意各1分)(3)以前所引用的法律情与法都不相符应按奏事不实的法律让他缴钱赎罪复职皇帝不同意。(丽、输赎、句意各1分)
小题5:恩上言:人臣进言甚难明诏令直谏又诋之为邪徒安所适从哉?此非陛下意必左右奸佞欲信其说者阴抵之耳。今世风日下以缄默为老成以謇谔为矫激已难乎其忠直矣。
本题解析:
小题1:颂:同“讼”指责。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解释为“颂扬”和前文“恩极论大学士张孚敬、方献夫右都御史汪鋐三人之奸”矛盾应是通假字通“颂”“指责”之意。
小题2:此类题目先看题干中有没有“直接表现”的字样然后分析所给文段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为再分析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性格用排除法做准确率高还节省时间此题对象是“冯恩”特征是““刚烈正直””的一组①做事不循旧例?③古代朋友之间的道义?⑥冯恩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排除这三项可以得到答案。
小题3: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冯恩因直言被抓入狱”入狱的是“冯恩”人物错误。
小题4: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词语:(1)劳——慰劳执——带贽——见面礼。(2)褫——削去竟——最终论——判处死罪。(3)丽——相符输赎——缴钱赎罪。
小题5:这是一道断句题断句抓住常见的“者”“也”“焉”“乎”“矣”“哉”“欤”“耶”等句尾虚词 “故”“夫”“盖”“惟”句首词语再要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恩上言:人臣进言甚难(陈述对象变化)明诏令直谏(语意转折)又诋之为邪徒安所适从哉(句尾语气词)此非陛下意(语意转折)必左右奸佞欲信其说者阴抵之耳(句尾词语)今世风日下以缄默为老成以謇谔为矫激已难乎其忠直矣。
【参考译文】
冯恩字子仁松江华亭人。考中嘉靖五年进士授官行人。出京慰劳两广总督王守仁于是带上见面礼拜师成为他的弟子。
提升南京御史。按照旧例御史有案审讯不定案而把官司移交刑部刑部定犯人罪不再行文通报。冯恩请尚书仍报送御史。各曹官哗然称御史以我为属吏。冯恩说:“不敢这样。要明白事情本末需要互相检查核实。”尚书无法责难。过后巡视上江。指挥张绅杀人立刻处以死刑。
十一年冬彗星出现皇帝下诏求直言。冯恩极力弹劾大学士张孚敬、方献夫右都御史汪鋐三人奸诈。皇帝得到上书后大怒将他逮入锦衣狱追究指使者的名字。冯恩每日受拷打数次濒临死亡但言辞始终不变。
第二年春天将冯恩移交刑部监狱。皇帝想按照上言大臣德政的条律至冯恩于死地。尚书王时中等说:“冯恩上书毁誉各半并非专门指斥大臣应减罪为戍役。”皇帝更加愤怒说:“冯恩不是专指张孚敬三位大臣只是因为大礼的缘故(不敢直接指责我)仇视君主目无皇上死有余辜。王时中想欺骗朝廷出卖案情吗?” 于是削去王时中的官职而冯恩最终被判处死罪。
等到朝廷审讯时汪鋐任主笔面朝东坐冯恩独自向宫阙跪着。汪鋐命令士兵拉着他向西跪冯恩站起来不下跪。士卒呵斥他冯恩怒声呵斥士卒士卒都吓退了。汪鋐说:“你多次上疏想杀我我今天先杀了你。”冯恩斥骂道:“圣明天子在上你作为大臣却想以个人恩怨杀言官吗?况且这是什么地方而对着百官说这些为何毫无忌惮。我死了做厉鬼也要击杀你。”汪鋐发怒道:“你以廉洁正直自负却在狱中多受人馈赠为什么呢?”冯恩说:“患难相恤是古代的义理。怎像你接受金钱卖官鬻爵呢?”于是一一述说汪鋐所做的事骂汪鋐不停。汪鋐更生气了推开桌子站起来想殴打她。冯恩的声音也更严厉。都御史王廷相、尚书夏言说要以国家大体为重来缓解汪宏的怒气。汪鋐稍稍止怒但仍签署罪行属实。冯恩出长安门观看的人围成人墙。大家都叹息道:“这个御史不但口如钢铁他的膝、胆、骨都是铁做的。”因此称他为“四铁御史”。
又过了一年冯行可上书请求代父去死朝廷不允许。冬天事情更加紧迫了冯行可于是刺破手臂血书上疏自己捆绑自己到阙下通政史陈经替他上奏。皇帝看后很是悲悯命令法律部门再议论。尚书聂贤与都御史王廷相说以前所引用的法律情与法都不相符应按奏事不实的法律让他缴钱赎罪复职皇帝不同意。于是说冯恩罪重法轻请求让他到边疆戍守皇上批准。于是贬到雷州戍守。而汪鋐也在两月后罢官。
过了六年遇到赦免归家。居在家中专门在乡里做好事。穆宗即位录用先朝直言。冯恩已七十多岁在家授为大理寺丞退休。又听从主管部门的上言表彰冯行可为孝子。冯恩年八十一岁去世。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各题。(9分)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文信侯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秦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吾自身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罗曰:“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君其试臣,何遽叱臣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请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也。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归还
B.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勉强
C.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到……去
D.应侯不如文信侯专专擅大权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卿之功孰与武安君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B.乃封甘罗以为上卿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吾自请张卿相秦而不肯行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D.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小题3:下面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秦国“封甘罗为上卿”原因的一组是
(1)臣请行之君其试臣(2)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
(3)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4)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5)臣不知卿所死处矣(6)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
A.(1)(3)(4)
B.(2)(5)(6)
C.(2)(3)(6)
D.(2)(4)(5)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A.当时,秦国派蔡泽出使燕国,燕国派太子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又准备派张唐去燕国做丞相,这样,秦燕两国和好,使赵国处于燕秦两国夹攻的危险之中。
B.要张唐去燕国做丞相,张唐不肯出发,是因为他害怕对他有怨恨的赵国不会放过他,就连吕不韦亲自劝说也不肯答应,张唐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
C.甘罗劝说张唐,引导张唐将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使张唐惊醒过来。为了秦燕联盟,他立即同意出使燕国,甘罗帮助张唐摆脱险境,显示了甘罗是一个智谋出众的人才。
D.甘罗出使赵国,游说赵王,三言两语就说服赵国割地给秦国,拆散了秦燕联盟,并唆使赵国去攻打燕国,让秦国从中渔利,甘罗帮赵国脱离了秦燕夹攻的危险,进一步显示了甘罗纵横游说,善于谋划的才干。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侯何不快之甚也?(4分)
2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C
小题5:见译文
本题解析:
小题1:(归:让……回去)
小题2:(B.以(之)为A.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连词,转折/连词,顺承D.介词,被动/介词,到)
小题3:(甘罗的功劳,一是劝说张唐出使成功,二是说赵,使秦广河间、增地盘。封甘罗为上卿是因为后者,含有①④⑤的应排除。)
小题4:(从张唐不同意出使的理由和甘罗采用迂回的方法、旁敲侧击的劝说可以看出,张唐同意出使,完全是为了自己,是因为怕死而不同意出使,后来又因为怕死同意出使,并非“为了秦燕联盟”。)
小题5: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甘罗是甘茂的孙子。甘茂去世的时候,甘罗年纪才十二岁,侍奉秦国丞相吕不韦。
秦始皇派遣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三年的时间就使得燕王喜派遣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秦王又派遣张唐到燕国做丞相,想要燕国与秦国共同攻打赵国,以开拓河间的地方。张唐对文信侯说:“我曾经为秦昭王攻打赵国,赵国怨恨我,悬赏说‘能抓到张唐的人,赏赐百里的土地’。现在去燕国一定要经过赵国,我不能去。”文信侯听了,内心很不快乐。没有勉强张唐。出发的日期定下来之后,甘罗对文信侯说:“请借给我五辆车子,让我替张唐先到赵国去通报一声。”文信侯便进去向秦始皇报告,秦始皇召见甘罗,派遣甘罗去赵国。赵襄王亲自到都城的郊处迎接甘罗,甘罗游说赵王说:“大王听说过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吗?”赵王说:“听说过。”“听说过张唐要到燕国作丞相吗?”“听说过。”于是甘罗说“燕国送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是为了表明燕国不欺骗秦国,秦国派张唐去燕国作丞相,是为了表明秦国不欺骗燕国,燕、秦互相结好,在于要攻打赵国,赵国现在实在太危险了。燕与秦相互友好,没有别的缘故,完全是要攻打赵国以扩大河间的土地。大王倒不如割给我五个城池,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土,让我回去转报秦王,叫他谴回太子丹,使秦国与强大的赵国友好,一起进攻弱小的燕国。”赵王听了甘罗的游说,立即割让五个城池给秦国,使秦扩大了在河间土地,秦国也谴回了燕太子,赵国便出兵攻打燕国,占领了上谷三十座城池,把其中十一座送给秦国。甘罗回到秦国,报告秦始皇,秦国就封甘罗为卿,又把原来甘茂的田宅赐给他。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分野
B.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
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刚、顿时;迅速
D.家君作宰,路出名区——宰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