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八)
2019-12-28 07:39:27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创立,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
B.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巴甲骨文考证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C.近几年来,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着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的问题。
D.他不重视使用标点符号,写起文章来文不加点,让人没法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薪尽火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继承下去;“刮目相看”是指对人学问能力非常重视,用在这里不当;“江河日下”是说形势一天不如一天,不当;“文不加点”是指文章写得又快又好,不需要修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李云龙独特的战术指挥下,骄横的日军山崎大队全军覆灭。接着李云龙会同国军358团团长楚云
飞闯进日军重兵防守的县城,旅进旅退,沉重地打击了日军。
B.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可谓化典入
词的范例。
C.寄生植物,望文生义,它是靠攫取寄生养料和水分来养活自己的一种植物。
D.如今在长春,许多堂堂北方大汉也纷纷走进美容店,表明人们已经改变了“男人爱护皮肤就是矫揉

造作”的偏见。男士美容蔚然成风,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
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分析可知:“旅进旅退”,指跟大家同进同退,形容自己没有什么主张,随别人行动或随众从俗。“信手拈来”虽然是动词性短语,但是它不能带宾语,在句中却带上了宾语“前人的成果”,因而使用不当。“望文生义”应为“顾名思义”。蔚然成风,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2013·安徽黄山七校联考)将下面的四个短句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①莫言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②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认为他的作品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
③莫言曾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④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生于山东高密县的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被认为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特点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于2012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或:莫言是生于山东高密县的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被认为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特点并于2012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或:2012年10月11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生于山东高密县的作品被认为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特点并曾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


本题解析:做题时,首先要在已知材料中确定一个主干句,即“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或“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然后分别提炼出其他句的主要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以定语的形式恰当地加到主干句中,并且整合以后的句子是一个单句。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请用简洁的文字对下面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超过100字。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一项调查中,45.1%的受访党政干部、57.78%的受访公司白领和55.4%的受访知识分子(主要为高校、科研、文化机构职员),认为自己属于“弱势群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这则新闻折射出当前社会心态失衡的现状。人们的物欲和权利欲等越来越膨胀,人们永远盯着那些比自己强的人,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陷入贪多务得、患得患失的心理怪圈。
示例二:这则新闻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党政干部、公司白领等这些处在较高社会阶层的人竟然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那么那些挣扎在社会底层、没有社会保障的人们又是什么?这种身在高处而忘记底层、无视民生的心理要不得。(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请以“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四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四个比喻在语意上构成一个系列。
  童年是一张白纸,青年是一篇诗歌,中年是一本散文,老年是一部百科全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题型》考点..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