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1、首联中“池月渐东上”的“上”字,有人改为“院”,并且说,这样下文“开轩”才有机趣。可不可以?为什么?(3分)
2、“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3分)
3、作者是怎样实现“怀辛大”这个题旨的?(3分)
2、阅读题 踏莎行·春暮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春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注释:⑴阑:残,尽。 ⑵红英:红花。 ⑶屏山:屏风。 ⑷杳杳:深远无边际。⑸菱花:镜子。⑹销魂:形容极度伤心。
(1)首词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2)你认为这首词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4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池州翠微亭
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1.有人认为,“催”字看似平常,实则非常传神,它能真切地刻画出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何独到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面均是宋代词人的词句,请按词风选出分类正确的一组(?)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A?①③⑤⑥/②④?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③⑥/②④⑤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①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拳城。
了自②不相顾,临堂空复情③。
【注】①要欲:好像。②了自:已经明了。③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