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2019-12-28 08:28:18 【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信息,总结微信的几个特点。总字数不得多于20字。(5分)
微信是一款即时通讯服务应用软件。微信支持跨系统平台操作,多款系统平台均可使用。用户可通过网络用手机、平板或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文字。微信还附带“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多个服务插件。微信不仅软件本身完全免费,而且大部分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


参考答案:平台多,通讯内容多样,功能丰富,免费。


本题解析:原文共五句,第一句是总体介绍,后面四句每句介绍了微信的一个特点,逐句概括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的体例,分为??、列传、?? ________五部分,为后世纪史提供了范例。他在《?》中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3分)


参考答案:纪传体 本纪 世家 书 表 《报任安书》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本题要求记忆准确,有错字要酌情扣分。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与年幼之人,为了安全,人们就修建高墙、重门、窄窗的宅院。
B.时下,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偏长,许多学生缺乏的是睡眠的严重不足,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C.“生存美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实践美学一枝独秀的格局,形成了多元并存、相互促进,为美学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创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D.2004年之前欧美国家几乎包揽了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电视信号制作权,在亚洲除了韩国和日本,其他国家很少能够插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家中皆是妇孺与年幼之人”,“妇孺”即指妇女和儿童,再在其后加上“年幼之人”赘余。B项““缺乏的是睡眠的严重不足”杂糅,应为“严重缺乏的是睡眠”C项成分残缺,在“相互促进”后面加上“的态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发言人李肇星4日表示,2011年中国国防费预算大约6011亿元人民币左右,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预算的6%,与前几年相比,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B.一个企业要赢得客户的信任,一定要有很好的理想,不能围绕以纯粹逐利为中心。我们公司的理念是让所有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仅仅是有钱人或者有钱企业。
C.药家鑫以其罪行并非极其严重,系初犯、偶犯,且有自首情节,应依法从轻处罚提出上诉。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在二审中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D.受地震影响,日本经济在生产供给层面受到制约,生产力大幅降低,导致出口大幅减少;同时,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下降,使得民间内需也出现弱化趋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在“史无前例”的那个年代,一个人要是因为家庭________不好,那么参军、上学都没有你的份,你所有的只是老老实实接受改造。
②慕容博已抽出一把鬼头刀,也斜着回头客,沉声斥道:“小子,你是让我们一个一个上呢,还是三个 ______上?”
③2008年,安徽省中考报名将打破户籍________,农民工子女可在流入地就读学校报名并参加考试录取。
A.出身 一起 界线
B.出生 一起 界限
C.出身 一齐 界限
D.出生 一齐 界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