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五)
2019-12-28 08:36:07 【

1、其他题  默写 (每空1分,共11分)
小题1:?,月照一孤舟。
小题2:江流天地外,??。
小题3:??,影入平羌江水流。
小题4:烟销日出不见人,?
小题5:回看天际下中流,?
小题6:?,移石动云根。
小题7:黑云翻墨未遮山,?
小题8:水枕能令山俯仰,?
小题9:尺寸千里,?,莫得遁隐。
小题10:?,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小题11:?,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2、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玛丝洛娃是一个农妇的女儿,三岁时母亲死了,被聂赫留多夫的姑妈收养。十六岁时,她因与聂赫留多夫发生关系并怀孕。被赶出家门。她去给人家当女仆,最后沦落到妓院。后来,玛丝洛娃因受一起人命案的牵连受审判,被流放西伯利亚。在流放途中,她被聂赫留多夫感动并决定与他结合。
B.《欧也妮,葛朗台》中,作者用漫画式的夸张、真实的细节描写和典型的个性化语言入木三分地塑造了著i名的吝啬鬼、守财奴形象——葛朗台。
C.聂赫留多夫决定陪玛丝洛娃一起去西伯利亚服役,他回家乡处理田产,看到农村一副破败景象,农民都在挨饿,他知道这是农民们的土地被夺走的结果。于是,他决定放弃土地所有权,把土地交给农民,只收租金,而且租金由农民自己支配,用于公共事业。
D.卡秋莎对掌班瞧瞧,但接着突然把视线移到陪审员那边,停留在聂赫留多夫身上。她的脸色变得严肃甚至充满恼恨了。她那双恼恨的眼睛有一只斜睨着。这双异样的眼睛对聂赫留多夫瞧了相当久。这是在法庭上玛丝洛娃与聂赫留多夫见面的情景。玛丝洛娃认出了聂赫留多夫,聂赫留多夫心情非常复杂。
E.聂赫留多夫返身回到法院脱下大衣,走上楼去。他在第一条走廊里就遇见了法纳林,他拦住律师,说有事要同他商量。玛丝洛娃被判刑后,聂赫留多夫认为法庭作出的判决是不公正的。他去找律师法纳林,准备把案件告到高级法院。



3、单选题  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和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便属此类。这些笔记小说往往通一个事件,一个生活细节,便能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
B.19世纪初期的西方文学以浪漫主义为主流,浪漫派文学诗歌成就最高,但小说创作也有着不凡的表现。主要作品有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英国作家司格特的《爱丁堡监狱》、德国作家克莱斯特的《智利地震》等。
C.冯梦龙是元末明初著名通俗文学家。他汇集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编订了三种著名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



4、其他题  名句名篇填空。
(1)蓬山此去无多路,?。(李商隐《无题》)
(2)?,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浣溪沙》)
(3)?,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4)?,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5)?,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6)?,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
(7)二十四桥仍在,?。(姜夔《扬州慢》)
(8)?,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其他题  名句名篇默写。
(1)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3)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
(4)商旅不行,?_________________;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
(5)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夫列子御风而行,?_________________,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游》)
(7)?_________________,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8)删繁就简三秋树,_________________。(郑板桥书斋题联)
(9)作德,心逸日休;作伪,_________________。(《尚书·周书·周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考..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