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2019-12-28 08:37:31 【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动词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得一条絮被。②林冲把被卷了,花枪?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往那庙里来。③林冲把被?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④林冲劈胸只一 ?,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那里。?
A.摸担拽拉
B.扯戳拉拽
C.拽挑扯提
D.拽挑抓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林冲作为一武人的风格看,动作应稍为鲁莽,“摸”有合适,排除A;“戳着酒葫芦”明显不合情理,所以排掉B;“扯”比“抓”更符合语境和人物性格,所以排除D。
点评:本题是用另一种形式来考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命题灵活,值得借鉴。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2013 年,王立军因涉嫌犯罪被公开审判,被判处15 年有期徒刑后,认罪 ?,不上诉。
②你尽可以放心,他这个人 ?不失信,今天他一定会按照约定的内容把你的事情办好。
③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用廉洁的作风、高尚的情操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不受腐败侵蚀, ?的战斗堡垒。
A.伏法 向来 坚不可摧
B.服法 从来 坚不可摧
C.伏法 从来 无坚不摧
D.服法 向来 无坚不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词语的解释来判断。伏法:指犯人已被执行死刑。服法:指犯人服从判决。向来:从来,一向,多用于肯定。从来:从过去到现在,多用于否定。坚不可摧:用于防御,和“堡垒”搭配。无坚不摧:用于进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 园涉以成趣? (2)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士 (3) 而操舍鞍马,舟楫 (4)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下 (5)孔子郯子、苌弘 (6)輮以为轮,其中规? (7) 亲戚之情话 (8)瑜等率轻锐继其后(9)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10)是故益圣,益愚(11)与苍梧太守吴巨有(12)非能也,而绝江河。(13)乘犊车,吏卒(14)诸人持议,甚孤望
A.(1)(2)(4)/(3)(12)/(5)(8)(9)/(6)(10)(11)/ (13)(14)
B.(1)(4)/(3)(12)/(2)(5)(8)(9)(14)/(6)(10)(11)/ (13)
C.(1)(4)/(2)(3)(12)/(5)(7)(9)/(6)(8)(10)(11)/(13)(14)
D.(1)(2)(4)/(3)(12)(14)/(5)(8)(9)/(6)(10)(11)/ (1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中常见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用法词类活用。(1)(4)名词作状语;(2)(3)(12)名词作动词;(5)(7)(9)意动用法;(6)(8)(10)(11)形容词作名词;(13)(14)使动用法。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脱离生活闭门造车的宋徽宗画的“曲颈飞鸿”“扬尾斗牛”受到猎人和牧童的________,留下了千古笑谈。
②西方文化与东方传统在上海碰撞,新旧事物相互____________,催生出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
③在韩国,凡是媚日的人,都是令人_____________的人;只有在中国,哈日反而成为一种时髦,比如有人穿上兽性的日本军旗装搔首弄姿。
④李登辉、陈水扁等**分子的歇斯底里,让人想起__________不清的癫狂病人,他们必将被台湾人民唾弃。
A.指摘交织不耻神志
B.指摘交融不齿神志
C.指责交织不齿神智
D.指责交融不耻神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指摘,侧重在“摘”,即挑出缺点错误予以批评;指责,侧重在“责”,指出错误,予以责备;交融:融合在一起,产生新事物;交织:错综复杂地合在一起;不耻:不以为耻辱;不齿:不愿意提起,表示极端看不起。神志:人的知觉或理智状态;神智:精神智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选出下面文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A.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并列
B.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借隐蔽的小道
C.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停止,罢了
D.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暗中探听,窥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同“疲”,疲惫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