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蔡文姬求情
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文姬③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
[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②当:判决。③文姬:蔡文姬。④使驿:使者。⑤文状:文书。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⑦原:原谅,此指赦罪。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诣_________②徒_________③厩_________④虎士_________
2.翻译:①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②诚实相矜;
③济垂死之命。
3.理解:“操感其言”属什么句式?
参考答案:
1.①拜见②赤足③马棚④勇敢的士卒
2.①表露的思想极悲哀,听的人都因此改变了脸色;
②确实同情你(相,你);
③救助将要被处死的人。
3.被动词
本题解析:
1、关键词:①诣:拜见,到……去
2、疑难句子:①旨:旨意,主旨;③相矜:矜相,同情你
3、初中有“帝感其诚”的句子,被动
[文化常识]
蔡文姬。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初嫁卫仲道。夫亡后归母家。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无后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她凭记忆写出了四百多篇古文。她的《悲愤诗》及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最为著名。当代戏剧家曹禺创作有话剧《蔡文姬》。
【译文】
董祀作屯田都尉的官职,触犯法律被判决死罪。蔡文姬面见曹操请求(赦免)他。当时大臣、名士以及从远方外国来的使者坐者满满的坐在殿里。曹操对他的客人们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门外,今天我请诸位见一见。”蔡文姬进来的时候,头发凌乱,光脚走路,向曹操磕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话音非常酸楚哀痛,众人都被她感动了。曹操说:“就算真的像你说得那么可怜,但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下去了,怎么办呢?”蔡文姬说:“明公您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被她的话感动,于是派人追回文书赦免了董祀的罪。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子,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
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C.共(供给)其乏困
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对加粗词语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军队
B.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诚:忠诚
C.思而不学则殆——殆:危险
D.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耳——目:眼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宰相寇准奇之,特试政事堂,授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其见尊礼如此。 ? 出知应天府。天禧中,民间讹言有妖起若飞帽。夜搏人,自京师以南,人皆恐。曾令夜开里门,敢倡言者即捕之,卒无妖。天圣四年夏,大雨。传言汴口决,水且大至,都人恐,欲东奔。帝问曾,曾曰:“河决奏未至,第民间妖言尔,不足虑也。”已而果然。 ? 陕西转运使置醋务,以榷其利,且请推其法天下,曾请罢之。 ? 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火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 ? 以彰信军节度使复知天雄军,契丹使者往还,敛车徒而后过,无敢哗者。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门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 ? 曾资质端厚,眉目如画。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人莫敢干以私。少与杨亿同在侍从,亿喜谈谑,凡僚友无不狎侮。至与曾言,则曰:“余不敢以戏也。”平生自奉甚俭,有故人子孙京来告别,曾留之具馔,食后,合中送数轴简纸,启视之,皆他人书简后裁取者也。(《宋史·王曾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知应天府? 知:主持、掌管 B.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 班:等级、次第 C.人莫敢干以私? 干:求取 D.太后大怒,曾为之解? 解:解决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王曾的品行修养的一项是(?) ①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 ②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 ③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 ④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火恶,则非臣所知也。 ⑤契丹使者往还,敛车徒而后过,无敢哗者。 ⑥曾令夜开里门敢倡言者即捕乏,卒无妖。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咸平年间,王曾参加会试和殿试,都考了第一。宰相寇准看了他的文赋,慨叹道: “这真是王佐之材啊?!”认为他是奇才。 B.陕西转运使以地方特产醋来谋利并且请求朝廷在全国推行这一办法的行为,被王曾上奏废止,表现了王曾的爱民思想。 C.大臣曹利用与王曾的个人感情上有嫌隙,王曾对他的专横跋扈也常常加以抵制,但是关键时刻却没有落井下石,表明了他的不畏权势和胸怀坦荡。 D.王曾之所以赢得朝廷内外、黎民百姓甚至外族使者的尊敬,除了他的文章才华、为政能力之外,还因为他稳重的性格和公正无私、爱民、勤俭的品质。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决奏未至,第民间妖言尔,不足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参考答案:1、D
2、C
3、A
4.、(1)因为早些时候十分想念爱卿,所以来不及穿戴朝服见你,爱卿不要以为我是傲慢了。
? (2)汴河决口,却没有奏书报上来,(看来这)只是民间的传言罢了,不值得忧虑。
? (3)当地百姓对他的施政很满意,为他画像而并为他立生祠供奉他。(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留)民不堪命矣。(承受)
B.秦时与臣游。(游玩)何厌之有。(满足)
C.贰于楚。(从属二主)素善留候张良。(友善、交好)
D.比诸侯之列。(并)太息流涕。(鼻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遗:赠与。游:交好。涕:眼泪。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