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南京某旅客欲去北京旅游,拿不准乘坐飞机还是乘坐火车,他咨询了南京某旅行社。如果你是旅行社的业务员,请根据下面两张时刻表,以“如果选择飞机(火车)”开头,简要介绍两种交通工具的优势,要求亲切得体,言之成理。(每句30个字左右)(4分)
MU2811航班南京——北京时刻表
航班号
| 起点站
| 起飞时间
| 终点站
| 到达时间
|
MU2811
| 南京
| 09:20
| 北京
| 11:15
|
?
Z50列车南京——北京时刻表
车次
| 列车类型
| 始发车站
| 发车时间
| 到站时间
|
Z50
| 直达特快
| 南京
| 21:36
| 第二天 06:42
|
如果选择飞机,?
如果选择火车,?
参考答案:示例:①如果选择飞机,早晨09:20出发,上午11:15到达,既可缩短行程时间,又能遨游蓝天。②如果选择火车,21:36出发,第二天早上06:42到达,休息一宿,既可节省旅资,又能养精蓄锐。
本题解析:本题答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出发和抵达时间,二是两种交通工具的优势,注意前者容易被忽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神秘文化的熏陶,超验世界的感知,是湘西作家与生俱来的财富。?,?,
?,?。?,?。湘西少数民族文化仍然保持着人类精神未被异化的一面,人的心灵仍旧秉承着人性的高贵与童真。
①湘西在这方面是一个典型
②由这种厚重文化催生出来的文学,又大大促进了区域文化发展
③地域文学与文化发展构成一个共生互补的文明生态
④湘西不仅是地理上和行政区划上的湘西,常常还包含着一层隐喻
⑤文学传统好的地区通常文化积淀深厚
⑥即“文化湘西”和“文学湘西”
A.②①④③⑤⑥
B.①④⑤③②⑥
C.③①②④⑥⑤
D.③⑤②①④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为典型的语句衔接试题。考查语言的连贯性。此类试题要注意关联词、副词、代词等词性在语句衔接上起到的作用。不如本题中六个小句子①中“这方面”应该指⑤句。②中的“这种厚重文化”指⑤句,“又”③谈的是地域文学与文化发展的关系。④“隐喻”与⑥“即”的照应关系。综合以上几类词的分析,可以判断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请以下列成语为上联,也用成语写出下联。结构要相对,意义大体要相合,平仄不要求。
⑴塞翁失马,?。
⑵雪中送炭,?。
⑶破釜沉舟,?。
参考答案:示例:⑴叶公好龙,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完璧归赵,愚公移山,八仙过海。(主谓)
⑵锦上添花,雾里看花,纸上谈兵。(偏正)
⑶卧薪尝胆,厉 兵秣马,乘风破浪。(并列。写成“连动”也可以)
本题解析:考查仿用、选用、变换句式。该考点一般不单独考查,往往与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和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综合考查,甚至与修辞手法放在一起考查。对联要符合其四大特征(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语义连贯或相对,平仄相谐),其中“平仄”对考生不作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先把介绍信给恒元看了,然后便说这人是怎样怎样一身土气?
B.《水浒》的人物描写就说到这里为止吧。下面再略谈《水浒》的结构。
C.王浩大声斥责黎明:“你不调查研究,就凭主观臆断,要不犯错误才怪呢?”
D.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 项语意距离远的句子,不应合为复句,中间不用逗号,用句号。B 项看似错误实际是正确答案。A项是陈述语气,句末应该用句号。C 项第三句后的问号应改为感叹号。D项的引号改为书名号。
本题考查句号、感叹号、书名号的区别及应用。选择题往往正确答案似乎是错的,错误的选项则好像是正确答案。所以一定要注意区分和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自选喻体,另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的句式与画线句相同,并能够形成排比。
我是一只蜜蜂,在祖国的花园里,飞来飞去,配制甘甜的蜂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一滴雨点,在祖国的原野上,从天而降,滋润干渴的禾苗;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我是一只燕子,在祖国的蓝天上,穿越千家万户,报告春天的信息。
②我是一株青松,在祖国的边境上,傲然屹立,守护神圣的领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