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一)
2019-12-28 09:17:10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先后发布“袭击纽约”、“袭击华盛顿”的视频后,朝鲜22日发布新的宣传视频,显示“朝军大举进攻韩国,伞兵降落到韩国首尔与韩国士兵巷战,将15万美国公民劫持为人质”。
B.根据有关媒体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都超过20%,预计2014年一线城市的房价将会持续上涨。
C.近年,我国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D.钟嵘在对历代作家的艺术特点进行品评的同时,还对诗歌创作中的一些理论性问题,以及当时诗坛所存在的流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下面的例句,从所给的两种诗歌题材中任选其一仿写一个句子。(4分)
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
边塞诗或送别诗:
                                                                               



3、单选题  下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卓(zhuō)而不群    繁言蔓(màn)词    怙恶不悛(quān)
D.久假(jiǎ)不归    命运多舛(chuǎn)    书声琅琅(lǎng)
C.令人咋(zhà)舌    渎(dú)于职守    奢侈(chǐ)腐化
D.繁文缛(rǔ)节    相(xiàng)机行事    广袤(mào)无垠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王立群说:“文化奶妈”的说法是从去年年底“百家讲坛”正红火时开始的,不知道一些观众为什么会起这样一个称谓?王立群承认,对于这样的称谓,自己是哭笑不得,但别人非要这样称呼,自己也没有办法,“天要下雨”,又有谁能管得了?王立群笑言:“真正的奶妈了不得,也不好当。奶妈首先要有奶,否则就无法哺育孩子。‘文化奶妈’,首先得有渊博的、深厚的文化知识,否则也当不好这个‘奶妈’。”他说,现在,社会需要有人站出来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普及我们的经典著作,引导读者去研读先贤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这个普及工作总是要有人来做的,我们只不过是有幸被选中了而已。”王立群说,学者要有奉献的精神,要有敢于当“文化奶妈”的精神。即使不被大众理解,甚至遭受误解,但只要社会有这样的需求,就要有勇气站出来。“如果大家都有‘奶’吃,也就不需要‘奶妈’了,这也是现时我们这些‘奶妈’所追求的目标。”
请根据上述文字,概括文中“文化奶妈”的真正含义及其社会责任。
答:                                                                        
                                                                            



5、阅读题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越王勾践破吴归,?。宫女如花满春殿,?
(李白《越中览古》)
(2)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3)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4)江南好,?。?(白居易《忆江南》)
(5)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6)由此观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