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2019-12-28 09:31:23 【

1、语言运用题  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个字(含标点符号)。(2分)
2013年8月15日,在《2013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发布会上,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赵依民表示,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干流鱼类自然资源已濒临崩溃,特别是金沙江流域大规模地建设水电项目,今后恐怕还会有更多的长江特有物种消失。对此,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张博庭予以驳斥:“对于整个长江流域来说,包括人在内的生态环境,不仅没有崩溃,而且正在变得越来越好。”张博庭承认,水电建设对生态的影响还是比较严重的。水电开发中的大坝建设,会阻断河流中鱼类回游的通道,对水生生态系统构成不利的影响或者是威胁和破坏。和世界上的任何江河开发一样,长江生态系统的文明进化,也是难免会伴随着某些濒危的鱼类退出历史舞台作为代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卫生部专家表示,我国流感疫情已经进入流行高发期,医学专家正积极进行探索研究,以寻求解决甲型流感传播问题。
B.由于中国青年报记者通过明察暗访采写的报道,为铁路部门的调查取证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线索。
C.1.6升及以下排量车型的购置税减征优惠将延续至2010年年底,但优惠幅度已经从2009年的5%减少至2.5%。
D.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他所著的       新颖的《物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幅有意义的曲线图。
②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       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③为应对WTO的冲击,红星厂迅速调整了产业结构,提高生产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A.题材逐步效益
B.体裁逐步效益
C.体裁逐渐效率
D.题材逐渐效率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民出版社首次披露,16年来作家贾平凹多次向中央申诉,他的作品《废都》终于被解禁,重见天日。
B.收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C.如今的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因而成为人们生活的贴身伴侣,用来尽情表现个人品味。
D.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新政影响立竿见影,二手房交易量骤减二倍以上。



5、阅读题  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觉慧为了试探呜风,并报复她的冷淡,便说要告诉太太,早点把她嫁出去。鸣风听后很伤心。觉慧见状,既得意义有点后悔。(《家》)
B.吴老太爷死后,《太上感应篇》成了他儿媳妇林佩瑶的精神慰藉。后来,林佩瑶与人外出游玩时,不小心把这本书弄丢了。(《子夜》)
C.在伽西莫多惨遭鞭刑和曝晒时。克洛德靠近刑台,示意伽西莫多要忍受苦痛,不能把他出卖。伽西莫多低头表示顺从。(《巴黎圣母院》)
D.流放途中,马斯洛娃因被男犯人纠缠而心境阴郁,见到涅赫柳多夫时态度不和气。涅赫柳多夫感到很痛苦,却不明原因。(《复活》)

E.欧也妮偷看了夏尔的两封信,为他要与贵妇人分手而高兴,又为他要出国谋生缺旅费而着急。于是,她拿出私房钱馈赠夏尔。(《欧也妮·葛朗台》)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