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四)
2019-12-28 09:44:40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10分)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白马解围”四字,即作《西厢记》之主脑也。余剧皆然,不能悉指。后人作传奇,但知为一人而作,不知为一事而作。尽 此 一 人 所 行 之 事 逐 节 铺 陈 有 如 散 金 碎 玉 以 作 零 出 则 可 谓 之 全 本 则 为 断 线 之 珠 无 梁 之 屋。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
【小题2】元曲四大家除了关汉卿、郑光祖之外,另有两位分别是          、        ,这两位的代表作分别是《墙头马上》、《汉宫秋》 。(2分)
【小题3】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本的观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6分)尽此一人所行之事/逐节铺陈/有如散金碎玉/以作零出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每处1分,多画不得分)
【小题2】马致远、白朴(各1分)
【小题3】(2分)作传奇要突出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 


本题解析:
【小题1】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具体做法,可以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本题所给文段从内容来看“所行之事”所定结构,“铺陈”固定说法,“散金碎玉”并列词组,“断线之珠”“无梁之屋”对称结构,找到这些信息断句就很容易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小题3】本题所供文段首先列举了古代优秀戏剧讲究剧情的例子,然后对比当时的戏剧状况,指出当时的戏剧只能做为折子戏,没有整体感。由此,可以总结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就是要写有关这个人物的主要事件,用事件突出人物。
考点:
【参考译文】“重婚牛府”四字,是《琵琶记》的关键剧情,“白马解围”是《西厢记》的关键剧情。其他的剧作都是这样,不能全部指出。后来的人写作传奇剧,但是只知道写一个人,不知道写有关这个人的主要事件。把这个人所做的事情,按章节逐一叙述,犹如散落的金子、破碎的玉石,用此可以作为折子戏,但是对于全剧而言,就犹如断线的珍珠、没有梁柱的房屋。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的体例,分为??、列传、?? ________五部分,为后世纪史提供了范例。他在《?》中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3分)


参考答案:纪传体 本纪 世家 书 表 《报任安书》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本题要求记忆准确,有错字要酌情扣分。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2013年3月8日,某风景区举行“传递正能量,孝心大接力”感恩活动,景区大门口竖起一个醒目的牌子,牌子上写有“你给父母磕头表谢意,我免全家门票作奖励”等字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当日下午6时,共有97家、450多名晚辈给长辈磕头,获得免门票奖励。
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 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给父母磕头免门票”有助于尊老敬老社会风气的形成。首先,现代的不少子女因为忙于工作和小家庭,经常没有时间陪父母,景区这一活动给子女搭建了一个表达敬意的平台。其次,这一活动还提醒子女们,孝敬父母不能只是常回家看看,还要经常带长辈出门转转。最后,这一活动传递的是正能量,即便有商家炒作的成分,仍利大于弊。示例二:爱心和孝道不能以是否磕头来衡量,更不能拿免门票来做交易。首先,给父母及长辈磕头,只是表达孝心和孝道精神的一种方式,晚辈磕个头并不代表就是孝子,就有孝道精神。其次,孝行是可以被引导的,但绝对不是被要求或被利诱出来的。真正的孝,是关心父母、照顾父母的日常行为,而绝不是为免除门票的偶然为之。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题干的要求较为宽泛,对“上述材料”的看法可以有许多种,为了避免泛泛空谈,考生最好先确定一个较容易入手的评论对象,然后再用一个简明的句子表明态度。在本题材料中,可以作为评论对象的有“风景区”“磕头表谢意”“门票作奖励”等几个方面,从阐述的难度看,后两个比较容易组织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缉拿 流水帐 含英咀华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B.照相 挖墙脚 委曲求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脉搏 绿茵场 匪夷所思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D.历练 自画像 以老卖老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一段讲话材料,有五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
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它建设的好坏,是实现四化的关键。改进县报迫在眉睫,我看“曝光台”这个栏目就很不错嘛!这个栏目将各乡镇发来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第三产业的一些不良现象,加以筛选组合,进行深加工,影响力很广嘛!过去我们单纯地注重抓经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精神文明,现在看起来,过去的做法是失之偏颇和慎重的。但为什么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时至今日尚未引起大多数人的重视呢?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我县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方案。
①将                                 改为                                         ;
②将                                 改为                                         ;                                                                                    
③将                                 改为                                         ;
④将                                 改为                                         ;⑤将                                 改为           


参考答案:①将“它建设的好坏”改为“它建设的好”;②将“服务业、第三产业”改为“第三产业”;                             
③将“是失之偏颇和慎重的”改为是失之偏颇的;④将“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改为“精神文明建设”;⑤将“目前的当务之急”改为“当务之急”。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