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作文。
材料一:“开心辞典”现场,每过一关主持人王小丫总是问选手,继续吗?如果继续可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成功,可能实现更大的梦想;一种是失败,退回到你原来的起点,已有的梦想会得而复失。一位选手很幸运,一路答对了9道题,但去掉个错误答案、打热线给朋友、求助现场观众,他都用过了,自己原定的家庭梦想都已经实现。王小丫问:“继续吗?”“不,我放弃。”他说。“真的放弃吗?不后悔?”王小丫一连问了三次。他连犹豫都没有,笑着回答:“不后悔,因为应该得到的我已经得到了。”
材料二:有个小宝宝,伸手到一个装糖果的瓶子里,尽可能多地抓了一把糖果。当他把手收回时,手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糖果,又不能把手退出来,急得大哭。爷爷劝他说:“宝宝,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缩小一些,就很容易出来了。”
请根据你对这两则文字的联想或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两则材料构成对比关系,“开心辞典”答题选手放弃最后一关答题机会的材
料是正面的,因为选手能审时度势,为确保既得成果而避开风险,选择放弃;小宝宝在瓶
子里抓糖果的材料是反面的,因为他不知有所放弃才会有所获得的道理,结果只能是一颗
糖也吃不上。两则材料都是针对同一个问题——“放弃和获得”的关系展开的,由此可以
概括出材料的主旨:在特定情况下,对所追求的目标有所放弃才会有所获得,一味盲目追
求,可能失去更多。围绕此主旨展开联想或表达感悟,立意可确保准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戴望舒的《雨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绵密的细雨和丁香一样的姑娘,也许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许许多多的雨天,有贵如油的春雨,有倾盆而下的夏雨,有绵绵的秋雨,有冷清的冬雨。在不同的雨天里发生过许许多多难忘的事,你刺骨铭心的是哪个雨天呢?? ?
请以“那个雨天”为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写一篇记叙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60分)
话题作文:理想
要求:
1、?题目自拟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
4、不低于800字
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理想与梦想
一个衣食窘迫的浪子,期待着美食饱腹的将来;一个困顿于茫茫风浪中的舟行者,渴盼着不远处能有栖脚的沙岸;一个失意的人,向往着充满欢乐的日子…?
那个人可能是你眼光中的旁人,也可能就是你。?
人们通常把经过一番努力成功机率极大的想法称之为理想,通常把心中似有可能又无把握的想法称之为梦。?
理想是理性的思考,梦想是浪漫的情思。?
因此,我们常对为了理想埋头苦干的人产生由衷的敬佩:“你的理想一定会实现。”也常对怀梦者开着善意的玩笑:“想得美,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然而,我们自己又无时不刻在做着梦,并煞有介事地在心中呐喊:“快让这美梦成真吧!”?
有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人一定是坚强的人,有梦想并陶醉其中的人一定是浪漫的人。?
奔向理想的道路,一般是严谨的;飞上梦想的天空,通常是自由的。?
理想是沉重的,然而这种沉重常常会激发出人的最大能量,成就一个人的光辉前程;梦想是轻松的,然而这种轻松往往能消解人们心中的重负,让生活的路充满欢愉。 ?
不是所有的理想都能实现,生活的变数常常会将个人的执着击得粉碎,有心栽花花未必开。?
不是所有的梦想都无法实现,造物主的神奇也常戏弄着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无心插柳柳却成荫。?
理想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古板的,让生活失去很多色彩,功成名就后是人性的悲哀;梦想又是不着边际的,容易使人玩物丧志,碌碌无为后更是人性的悲哀。?
人们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有意义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呢??
失去奉献的价值观不可取,失去人本性的快乐亦不可取。?
做梦的时候千万不可忘记自己脚下的路,为梦而驻足将失去做人的价值。?
为了理想奋斗的同时不妨做几个自由自在的梦,只要这梦可以给你带来轻松和快乐。?
真正快乐着而有价值的人,是梦和理想交织的人。
理想让生命辉煌
人生便如一块香料,只有在理想的赤炎中才能散发出最浓郁的芬芳。
理想让生命伟大。几十年前的一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惊雷响彻了神州。是什么让一个简居陋室的书生胸怀天下,壮志填胸?是什么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理,最出色的外交官?是理想——一个大济天下,救民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的理想。许多年后,我们在怀念他的同事还会想起那句包含了理想的誓言。正是这个理想让本应十年寒窗,一朝功名的他毅然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可是也正因如此才让它为国人所敬仰,为世界所瞩目!理想不尽然他的生命辉煌,更让中国富强。
雄鹰因有了理想而展翅天际,翱翔万里。江河因有理想而日夜不息,东流入海。理想让我们认识生命,把握人生。有了理想不一定成功,没有理想就注定颓唐。
鹏千里奔涉,徙于南冥。斥嬿却安于树上树下,一生小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可见没有理想,也就没有了动力。
前不久,一起熊猫烧香按震惊了网络。一个天才少年本应将自己的人生尽情挥洒,但一失足却坠入了高墙之内难道真的天妒英才?不是!一个本应灿烂的新星陨落了,一段本应多彩的青春毁灭了。这不能责怨他人,只是那天猜的头脑里少了一份崇高的理想。没有了他的指引,人生也终将跌入谷底。试问一个缺失了理想的生命如何承载起肩上的使命?熊猫烧香只是一个例子,自古有多少人名声泯灭,青史无踪迹。缺了理想,便容易满足于现状,一点小的成功就喜于形色,从而没有了前进的动力,这种人也注定无法青史留名。
对比这两个实例,一个因理想而踏上了生命的顶峰,一个却因胸无大志而湮没了才华,误入了歧途。一棵满足与大树荫庇的小草永远不会长大,一头目无领地的雄狮也无法称霸草原。鹏因胸怀北海而万里高空中徙千里于南冥,人类也因飞天之梦而探月不止。理想无疑是一剂辉煌生命的催化剂。
一个支点,撬动一个地球;一份理想,辉煌整个生命。坚定自己的理想,为未来奋斗吧!
人生与理想
一棵小树因梦想长成参天大树而选择与白云做伴;一只帝王蜂因渴望振翅高飞而选择与蓝天为友;一生的确良成功源于它们的理想。
理想,前进的方向。有了理想的人,生活不再彷徨,人生不再苦闷,理想时时激励他们,不会放慢前进的步子,不会让时间在自哀自怜中荒废。时代就车轮,在一代代仁人志士的理想推动下,滚滚向前。“寄意寒星全不察,我民我血荐轩辕。”正是有了这样的爱国理想,鲁迅才弃医从文,用他如枪如戟笔唤醒国人,爱国的夙愿得以实现。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几十载矢志不虞,终于指引中华民族摘掉一穷二白的帽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生如路,理想若灯。
理想,人生的信念。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失败就像成功的影子,形影不离。但当理想升华为信念,就没有什么坎坷无法面对,没有什么痛苦无法忍受。韩信为了驰骋天下,宁忍,胯下之辱,无愧匡士无双,理想的信念支持苏武在异域挣扎了28年,不辱泱泱大国。保尔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4次从死神手里逃脱,钢铁终于炼成。人生如刀,理想若刃。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融四岁能让梨”才华横溢的孔融因为胸无大志,兵败而死。反观,王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终成一代文豪,人生如一本书,理想就是前面的目录,短短几页,却决定了一本书的内容。
写一首简单的歌,为理想起舞。
诵一曲豪气的诗,为理想打拼。
本题解析:
这时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话题几乎没有审题障碍,考生也大多写过。难就难在人人都能写,说不定还有许多人写过或读过大量的佳作呢。
考生需要在立意上有所突破,如反弹琵琶,立意为理想之光真的能照耀我们前行之路吗?
考生也可以在结构上有所创新,如运用蒙太奇手法,让时光前进若干年,以理想已经实现为切入点,倒过来回忆当初迷茫、彷徨的时刻等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格调”一词可指风度,仪态;可指人的风格或品格;也可指不同作家或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例如,馥郁是丹桂的格调,温润是美玉的格调,寂静是钱钟书的格调。正如性格决定命运一样,格调也影响着人生。
请以“格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文体限定为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林森浩因琐事与室友黄洋不合,怀恨在心。2013年年3月31日,林从实验室里偷取了高毒物二甲基亚硝胺,投入宿舍的饮水机中,最终导致黄洋中毒,多器官损伤死亡。时隔近一年。涉嫌投毒的林森浩被判死刑。事件的来龙去脉令人扼腕叹息,其带给我们的思考,远远超过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
其实,我们需要爱,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脆弱而不够强大的;我们需要宽宥,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有缺点而不够完美的。简言之,人性不变,爱、宽宥、谦让就永远是我们的渴望。这也是我们做人的底线。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④书写规范。
参考答案:
包容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两匹马同行,一匹将另一匹的脖劲咬伤了,结果被咬的反而主动安慰因咬伤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马。故事虽小,却揭示了大地间动人的品德,那便是包容。
寓言中动物的包容是以德抱怨,佛教中弥勒的包容是“肚里能容天下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怎样来理解包容呢?其实,包容是一种境界。
包容如水。
通常的“包容”即原谅他人一时的过错,不耿耿于怀,和和气气地做个大方的人。包容如水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时的故视,使人们冷静下来,从而看清事情的本来缘由。同时,也看清了自己。寓言中那匹被咬的马理智地选择了包容,最终两者和好如初试想一下,倘若它针锋相对,以同样的的方法还击对方,那么除了两败俱伤,头破血流之外,还能带来什么呢?因此可以说,寓言中的国马其实是很明智的。它的明智在于“以德抱怨”。
包容是诗。
包容是一首人生的诗。至高境界的包容,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某一事件的处理上,而是升华为一种对宇宙的胸襟,对人生如诗般的气度。包容的涵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内心对于天地间一切生命产生的旷达与博爱,寓言中的马无法到达这种境界,而这种境界对于人类却是如此的真实和深刻。
为生活的平淡与多舛而心存积隙的人呵,请你选择包容吧。这丝毫无损于你的尊严,反而有助于人们在漫长的生命之河中穿越平庸。具有包容的思想境界,才会懂得人生的真谛,包容也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当然,包容同“方以律己,圆以待人”是不矛盾的。轻易原谅自己,那不是包容,而是懦夫。“圆以待人”,也得先看对象。包容不珍惜包容的人,是滥情;包容不值得包容的人,是姑息;包容不可饶恕的丧尽天良的人,则是放纵。所以,包容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门学问。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发生的决不是两匹马这样简单的事。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正因为包容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包容似火,使平淡通过锻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包容,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中林森浩因琐事与室友黄洋不合而造成的悲剧,发人深省,由此可得出: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学会包容、忍让、要有有一颗仁爱之心。由这件事还可以延伸到学校需要加强心理学教育和品德教育;作为复旦大学研究生,其知识与人品不相符,也可从人才与人品的角度立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