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五)
2019-12-28 09:46:50 【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请在文后的横线上写出自己的感悟。
马戏团这样训练大象。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把它绑在一根很的的木桩上,好动的小象一开始会想挣脱木桩,挣扎了许多次,小象发现自己无法挣脱那根木桩。
这时候,给小象换一根比较小的木桩,仍然是它无法挣脱的木桩。
再过一阵子,又给小象换一根更小的,依然无法挣脱的木桩。
久而久之,在小象思维里,它就会自己下一个结论:“凡是木桩形状的东西,都是我不能挣脱的。
当小象的结论养成之后,即使用一根最小的木桩系住它,小象也不会想逃走了。当它长成大象,力量足以挣开木桩的束缚,但自由的企图已经失去了。这时候,即使形状像木桩的小木棒,也能使大象屈服。
这是为什么马戏团的大象都是系在小木桩上,也不会挣脱逃走的原因。
人生真悟:?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链 幸 配 枉过正
B.拂 好 卜 才傲物
C.烂 职 私 瘦骨嶙
D.海 妃 危 五彩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力能(káng)鼎
(fǔ)
(liàng)体裁衣
(qiān)吝
B.(shān)夷大难
(qī)茶
(shí)级而上
(mán)怨
C.(hè)枪实弹
(kào)劳
(wéi)编三绝
(zhēng)结
D.牵(qiǎng)附会
(miǎn)
宵衣(gàn)食
(yuán)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包装的功能应是延长商品保质期,或使其便于运输、携带,而这些礼盒包装更多是以包装外观来增加产品的吸引力,提高“档次”,卖出更高价钱为目的。
B.中央自从提出严禁公款吃喝以来,不少中高档酒店开始“转型”打出“平民”牌,不仅生意依旧兴隆,顾客们践行光盘行动也日渐成为风尚。
C.科技馆以创新、绿色、科技为主题,采用高效生产模式,运用多管道立体栽培、柱式立体无土栽培等技术,实现了当地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航标和新突破。
D.水箱中的水经过雾化后,由高压风机喷出。相比普通洒水车喷出的水流,水雾颗粒极为细小,达到了微米级,其吸附力增加了3倍,耗水量却减少了70%。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南方的受灾情况,并着眼将来提出相关建议。
? 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温和雨雪天气。
?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长达10余天的雨雪、低温天气,1359.5万人受灾,被大雪围困30.7万人;困灾倒塌房屋1.1万间,死亡大牲畜3.3万头。
? 湖北先后发生2次大到暴雪。持续雨雪低温天气使全省810万人受灾;转移群众7.64万人。蔬菜运不进来,武汉农产品市场“涨”声如潮,每斤小白菜的价格从1元多涨每斤3.5元。
? 贵州省500千伏“日”字形环网被完全破坏,全省最多时有18个县完全停电。贵州省24日宣布全省进入大面积二级停电事件应急状态。12日以来,贵州省滞留在各条公路上的司乘人员一度多达10余万人。
? 安徽全省已有16个市发生雪灾,受灾人口340多万,倒塌房屋5144间。
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字)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0字)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