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2)?,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4)?,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6)?,恐美人之迟暮。?(屈原 《离骚》)
参考答案:
⑴可以横绝峨眉巅
⑵别有幽愁暗恨生
⑶蓝田日暖玉生烟
⑷丛菊两开他日泪
⑸万里悲秋常作客
⑹惟草木之零落兮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峨眉、幽、丛菊、常作、惟。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呜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答:?
参考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菩萨蛮①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注】①此词是作者罢相后晚年于江宁半山之作。
1.“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词人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两句虽是写景,但是作为一个曾经锐意改革的政治家,却用它寄托了许多情感,请结合试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他居住在篱笆为墙、结草作舍的水边茅屋,穿着窄衫,戴着短帽,悠闲地漫步在垂杨下,一个摆脱宦海、远离风尘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意思对即可)
2.包含着他对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包含着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叹息;更包含着他壮志未酬的忧愁。(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 唐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作此诗时,长安未收。
(1)这首诗写到了哪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4分)
?
?
(2)请从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情感方面赏析“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诗。(6分)
?
?
参考答案:(1)重阳节 “登高”“送酒”“菊”。
(2)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描绘了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
本题解析:(1)每点2分,答出任两点即可。
(2)每点2分,本题6分,其他意思可酌情给分。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钟山晚步 晚步西园
王安石 范成大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料峭轻寒结晚阴,飞花院落怨春深。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
【小题1】王诗中“细红如雪点平沙”一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5分)
【小题2】两诗中“晚步”而生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5分)“细红”代指楝花的色彩,“如雪”喻指楝花在轻风中轻盈飘飞的姿态;“点平沙”生动描写楝花坠落平地的美态。本句用了借代、比喻的手法来描写楝花的色彩和形态,表现出作者对楝花的喜爱之情和惬意、闲适的生活情趣。
【小题2】王诗是闲适之情,“时见”一词显得悠闲,“晚步”赏景见情趣;(3分)范诗表达的是一种“怨”情,怨春风吹开红紫花朵又吹落,有情也无情,“晚步”赏景见情趣、理趣。(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可从句子的表达效果角度赏析,其实指的是句子表达的优点、特色、作用等,能准确地分析、解答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对于不同的句子来说,因为语境、内容、写法、句式、语言风格等的不同,表达的效果自然不同要求结合诗句,不过,先整体翻译句子大意,然后,具体分析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此题考查赏析作者的思想情感能力。可根据两首诗歌的整体意境及背景,抓住“晚步”所在语句的具体语境分析,通过阅读全诗,并联系作者背景及身世,以及写作风格,不难得出答案,王诗中,“时见”一词显得悠闲,“晚步”赏景见情趣,可见是“闲适”之作;范诗怨春风吹开红紫花朵又吹落,有情也无情,“晚步”赏景见情趣、理趣,表达的是一种“怨”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