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2019-12-28 09:57:24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孔某竟然义无反顾地抛下家中的母亲、妻子还有尚处幼年的儿女,远走他乡,和情人开了一间小食店。
B.有德之人不以权谋私,不贪污受贿,虽然清贫,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C.有了水库,雨天可以蓄水,旱天可以灌溉,可说是有备无患,所以各地纷纷出现了大造水库的热潮。
D.炙手可热的名校遭到冷遇,“天之骄子”受到社会指责,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到底怎么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有备无患指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A义无反顾的意思是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决不能退缩回顾。是褒义词,孔某无情无义的行为,只能贬之为一意孤行,而不能褒之为义无反顾。B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句中指是干坏事,应换成东窗事发。D炙手可热比喻权贵气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把“炙手可热”理解为“抢手的;热闹、火爆的、红极一时的”之类的意思,就造成了使用上的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改错题  下面这段话有三处错误,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10月12日隆重在江苏南京开幕。
②开幕式上开展了大型文体表演“时代交响”。
③十运会提出了“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主题口号。
④本届运动会共有46个代表团的9 985名运动员参加决赛阶段。
⑤十运会既是第一次采取申办方式确定承办单位的全运会,又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最后一届全运会。

序号
病因
应修改为


参考答案:① “隆重”的位置不对    “隆重”调到“南京”后
② “开展”与“表演”不搭配 “开展”改为“进行”
④ “参加”缺宾语      “阶段”后加上“的比赛”或者“参加”改成“进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下列材料对“蝙蝠”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五个短句加以概括。要求:保留主要内容,每个短句不超过10字。(5分)
蝙蝠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有900多种,但它们并没有真正的翅膀,“翅膀”是蝙蝠的身体粘上的薄膜。它们中的多数还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狐蝠和果蝠完全食素。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因为蝙蝠捕食大量昆虫,故在昆虫繁殖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甚至可能有助于控制害虫。某些蝙蝠亦食果实、花粉、花蜜;热带美洲的吸血蝙蝠以哺乳动物及大型鸟类甚至人的血液为食。这些蝙蝠有时会传播狂犬病。蝙蝠呈世界性分布。在热带地区,蝙蝠的数量极为丰富,它们会在人们的房屋和公共建筑物内集成大群。
                                    ②                                            
                                    ④                                              
                                            


参考答案:①有飞翔能力 ②“翅膀”是身体粘上的薄膜 ③具有听觉定向系统 ④大多数以昆虫为食 ⑤呈世界性分布(5分,每点1分。)


本题解析:此题属于提取关键词。 如何提取关键词,可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方法一、提取要素。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材料,记叙性文段包括消息在内。对这种 文体形式的压缩,要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 份等)、事件。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 有什么结果。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提取关键词。
方法二、摘取中心。这种方法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一段语言材料的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 心句或关键句,根据要求把多余的枝叶去掉。一般说来,新闻材料往往要 抓住第一句或第一段,即新闻的导语。议论类或说明类的材料要能抓住中 心论点或者要说明的中心意思,然后再在中心句中提取关键词。
方法三:分层提炼 针对语意较复杂的材料,我们可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先给原有的语 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再提取关键词。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点评下面这则新闻。注意:观点要明确。
  2010年1月23日、24日,在由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东华大学等上海六所高校组织的自主招生测试中,有四所高校或放弃了对理科生考查语文科目,或干脆规定全部考生仅测试数学和英语两科。
  语文科目在自主招生中遭遇了空前的边缘化,对此,某高校招生办老师解释为不考“语文”是为了给考生“减负”。
  角度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度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
(1)语文教育的角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公民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也是全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此行为严重误导中小学的教育方向,长远的危害不可估量。
(2)减负的角度:我们需要为学生切实减轻学业负担,但不是简单地裁减考试科目。
(3)重理轻文的角度:这一错误观念不仅贻害基础教育,同时也会对目前社会上“重理轻文”“重英文轻中文”的现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4)素质教育的角度:从素质教育本身的方向与内容来看,舍弃“语文”也与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初衷背道而驰。
(5)高校的角度:部分高校忽略对语文水平的要求而过分强调英文在对外交流中的实用性,是一种功利的短视行为。(不设统一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一些技术落伍、管理理念落后的中小企业,要以目前的实力,去和跨国大公司争夺有限的国内市场,简直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
B.张大妈对着那个刚来的人撇了撇嘴:“一看这个年轻人穿得那么稀奇古怪,就知道是个不三不四的人。”(不伦不类)
C.借给他钱,只是扬汤止沸罢了,钱花光了,他一样会面临生活危机,要想帮助他真正摆脱困境,只有让他彻底改变自己的观念才行。(釜底抽薪)
D.王道长为人沉默寡言,神情慈祥温和,只求能栖息道观,虽箪食瓢饮,却能安之若素。(箪食壶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蚍蜉撼树:比喻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螳臂当车: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不三不四:指不正派或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