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前,有个国家没有鸟类生活过,人们也不知道鸟是什么样的。一天,有人带来一只乌鸦。当地人惊讶极了:大嘴巴,长翅膀,羽毛黑亮,竟然能在天上飞,太神奇了!
虽然它叫起来很难听,大家还是把它视为珍宝,好吃好喝伺候它。
听到伙伴在这儿过着神仙般的日子,四面八方的乌鸦都飞来了。没过几天,树上房上到处都是乌鸦,它们沙哑地喊叫,发疯地打斗,鸟粪洒满各处,但人们对神鸟还是不敢有丝毫怠慢,尽着最大的心力供养它们。
几年后,有人从另一个国家带回三只孔雀。当地人看到五彩斑斓的孔雀,不禁目瞪口呆:孔雀走起路,雍容华贵;孔雀跳起舞,美似仙女。人们纷纷跑来欣赏、供养孔雀,再没人搭理那些讨厌的乌鸦。
乌鸦没吃没喝的,只好四散飞走了。
请揣摩故事内涵,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1:一位名叫索克曼的基督教牧师尝言:“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
材料2: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迎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真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马寅初
材料3: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要求:阅读上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1.“我们”——某一生命个体或某一群体。(“我”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思想者的风采,改革者的品格,某一民族、某一政党、某一种文化文明的处境……)
2.“少数”与“多数”——力量地位的对比(弱势与强势、边缘与主流)、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的差异……
“少数”与“多数”的力量对比,是否“少数”者一定居于弱势、处于边缘,而“多数”者则一定居于强势、处于主流?他们所需的精神品格是否一定都如材料中所言,是少数时需要勇气,是多数时需要宽容?
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①少数者处于边缘,力量弱小,却行走在时代的前列;多数者掌握话语的优势,守成的力量强大,成为时代发展的阻力。少数被多数围攻,真理被权势压迫,维新被守旧诟病,此时,作为少数者有没有勇气坚持,坚持真理,坚持梦想,坚持信仰?而作为多数者有没有胸怀包容,包容异己,善待批评,尊重对手?
②少数会变为多数,劣势会变为强势,当少数者由边缘进为主流,随着地位的转化,精神品格也要随之变化。当初备受孤立,有勇气坚持自我、信守信仰固然不容易,那么现在权势在握,人多势众,有宽容之心善待异己则更加艰难。一个人是如此,一个政党也是如此。它需要有一种唯真理是从的使命感,需要有对生命尊重和关怀的大同情。
③少数者掌握权势,多数者一无所有,少数者成为社会的精英、居于主流,而多数者却不断被边缘化。对于少数者而言,需要的不是勇气,反而是宽容,是尊重,是关怀;对于多数者而言,需要的不是宽容,反而是勇气。权利靠自己争取,沉默只会不断地走向被奴役。
3.“勇气”与“宽容”——什么是勇气?“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迎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真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马寅初)“虽千万人吾往矣”,勇气是由内而外的,是源自内心的强大,源自对真理的信服,对梦想与信仰的热爱;源自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与对文化的尊严的执著。心中唯有真理,唯有倾注了全部生命热情的梦想与信仰,才能不唯上,不唯权,不唯势,也不唯俗;才能有自己独立自主的判断,有不盲从、不依附的人格,才可能泰山压顶不折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
什么是宽容?“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坚决维护你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狄德罗)宽容是一种能力,宽容也是一种自信,它源自开放的胸怀、理性的精神,源自平等的观念、尊重的思想。大权在握者、沉默的大多数往往缺乏这种精神,往往以势压人,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信奉的价值当成是普适的价值,以强力推行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权势与世俗的暴力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做了那摧木之风、湍堆之岸,往往将社会的优秀人物、卓越的思想当成是异端、叛逆,必欲除之而后快。
立意角度举隅:
1.寂寞圣哲——傲立时代的潮头
①我思故我在:思想者的风采
思想者永远是少数,但为了思想的权利决不盲从于多数,决不屈服于压力,尽管“倾听我的耳朵,要在两百年后才出世”(尼采),独立苍茫、无人喝彩的孤独和寂寞,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危险也不能使他们退怯。
②改革是少数人的破冰之旅
守成的力量无比强大,却有少数的仁人志士,力肩梦想,变革现实,不懈进取,置身家性命于不顾,管他前面是地雷阵、万丈断崖,也义无返顾地走下去。
③“我一个都不宽恕”:独与世俗叫阵的决绝。
与世俗为敌,与沉默的大多数作对,决不苟同流俗,决不随波逐流。“我的活着,就是要让他们皱眉”。
2.追寻梦想——那孤独前行的背影
不惧嘲笑,不畏风寒,冲破阻力,为梦想而孤独前行,执著不舍。“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却不改初衷,依然坚守。
3.守望家园——养护心灵的绿地
①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之中,做一个清醒者。
众人奔竞利益,乐此不疲,而颜回却安贫乐道,处贫贱而不移,居陋巷而不改。
钻营权势,征逐利益,世风的围攻之下,庄子却安然独钓,守护心中的明月。
沈从文,做不了时代的逐浪者,那就退守心中的边城,回望逝去的美好。
②不断被娱乐化的现代,将自我放逐,让心灵沉静。
尘世生活的中心,永远是欲望。
离红尘愈远,离心灵愈近。
让脚步慢下来,直到停止,然后静静地思考、回味和体验。
③最后一个匈奴:日渐消逝的文化的苍凉与坚守的孤绝。
4.张扬个性——永做天地之中的“这一个”
①敢于标新立异,决不盲目从众。
②坚持自我,决不因多数人的反对而放弃自我,放弃独特的个性。
“越来越多的人活得像一个人,像别人的替身;越来越多的人生像一场抄袭,像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 5.感谢反对者——不因反对者是少数而无视甚至压制。
6.理性地对待不同的声音,尊重少数人的思想。
7.警惕多数者的暴力。
8.警惕文化的暴力。?
9.不做沉默的大多数,不做逆来顺受的大多数。
点评: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作文题,这类题的审题立意首先要找到材料之间的要同点或者相异点。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但也很适合于区分考生的阅读理解与综合分析能力,所以区分度较大。是高考命题者比较青睐的一种题型。考生平时应适当的加以训练。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在自然中生活
清晨,微风和煦,晨光初露,我迎着这和煦的清风开始了一天的晨练,这是我与大自然的又一次亲密接触。霞光初露,空气清新,微风轻拂,流水清澈,花草茂盛?多美的一天!?
在自然中生活,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
人类离不开大自然,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给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大自然提供给人类和煦的阳光、温暖的春风、美丽的鲜花?毛泽东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好一派田园风光,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大自然!?吴均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自然界热闹也好,静寂也罢,都是美丽的。身在自然,自然心情舒畅。?
在自然中生活,我们越来越睿智。?
人类也是大自然的宠儿,几百万年的进化,人类成为万物之灵。自此人类便走上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之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天堑变通途,大自然的穷山恶水变成了风光迤逦的塞上江南。?在自然中生活,人类要学会和大自然和谐共处。?
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做了什么?排排大树不见了,清山绿水不见了,花香鸟语不见了?对大自然贪婪索取必然遭到大自然的疯狂报复。且看狂风肆虐,洪水泛滥,冰雹横行?爱护大自然其实就是在爱惜我们自己。让我们在向大自然索取食物、阳光和淡水等的过程中努力保护好大自然这个衣食父母吧——还大自然蓝蓝的天、清澈的水、活泼的生灵?
鸟语花香是自然,果实满枝是自然,地震洪灾也是自然。大自然对人类是友好无私的,是温柔体贴的,但偶尔,大自然对人类也有发脾气的时候。凶猛的洪水、无情的雪灾、剧烈的地震有时让人类防不胜防,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的损失。对这些无法预知的自然灾害,人类要学会坦然面对,镇静自若。?
其实,大自然无情的灾害未尝不是对人类的砥砺和磨炼,以使得人类能增强应变能力、抗击打能力,也就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多难兴邦,故孟子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灾难不可怕,最重要的是人类要学会从容应对,众志成城!?
大自然——让我欢喜让我忧,给我欢乐给我愁。我爱大自然,总有一天,我们会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亲密共存。
本题解析:写作提示:对于这个题目,可以运用“问题法”来审题、立意。(1)“自然”指什么?“自然”不仅指大自然,还有“自由发展”“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等义,如果从这个角度立意,可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按照自己的个性来发展,成长中不能勉强自己,要顺其自然。(2)我们为什么要“在自然中生活”呢?因为我们离不开自然,我们要关心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3)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在自然中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必须不雕饰,不矫揉,不虚伪,不做作;在自然中生活,必须始终保持一颗闲适淡泊的自然的心。“在自然中生活”就是按照自然的法则去生活,我们既可表现人与大自然的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也可表现人与人、人与自身世界的和谐交流。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日本知名“作家医生”、内科医学博士志贺贡,曾提出一个关于健康与人生的关键数字——0.8。他认为,就健康方面而言,心脏每0.8秒跳动一下,也就是每分钟75下,是人体循环的最佳状态。烹饪时原本加一匙盐,改为加0.8匙,不仅最能够保持生鲜食材的原味,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肾脏。他还指出,人生需要一些舒缓的空间与余地,而不是让身心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
人生赢在“0.8”,并不是不求进取,而是给自己留一些空间、一些时间、一些空白,以使自己能走得更远。
【注意】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微笑,是人们美好生活中的一剂神秘配方。它可以完善你的自我形象,使你在社会交际中独具魅力;它还可以给你带来成功效应。为你创造出经济价值……
请以《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微笑
有位诗人曾经这样写道:“你需要的话,可以拿走我的面包,可以拿走我的空气,可是别把你的微笑拿走。因为生活需要微笑,也正因为有了微笑,生活便有了生气。
当你失意与沮丧时,不妨笑—笑,你会顿时茅塞顿开;当你遇到困难—蹶不振时,笑—下,你就会觉得精神百倍;当你忧愁苦闷时,—个微笑,会驱散你心头的阴霾。笑给人以舒畅,给人以力量,给人以觉悟。
微笑的力量是不可抵挡的。中国和古巴争夺女排决赛权的比赛—波三折,激烈而精彩。是陈中和的微笑缓解了所有观众看球过程中的紧张。女排姑娘们高跳发球、大力扣杀、腾身拦网、奋勇救险的场景,虽然大家历历在目,可更清晰地浮现在大家脑海中是陈中和的微笑。这微笑,包含着平和、亲切、友善,还有他的自信。这微笑,深藏了沉静人格的锋芒,蕴含着克敌于从容淡定之中的力量。相信这微笑的力量,对队员,是—种肯定,—份激励;对球迷,是—缕春风,—个承诺。而对手,可能会在这微笑中感到紧张,感到—种力量难以抗衡。陈中和的微笑是有力量的,在他的微笑中,我们目睹了中国女排险境中的胜利。即使失败,那样的微笑,也会令人感到—份真实的慰籍和温暖。
人生道路上,面对—切悲哀和困难时,不妨试着微笑—下吧!拨开—切阴云晨雾,抛开“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迷茫,迎着昔日欢笑的脚步,—路微笑走来。
微笑,给人以动力,给人以魅力,带着阳光般的笑脸去迎接人生征途中的苦难险阻。不敢未来成与败,苦与乐,只要坦然去面对,总会有新的梦想展翅翱翔。
不是—切大树都甘愿北风吹倒;不是—切种子都能落地生根;不是—切梦想都情愿被折断翅膀。但有时的—个微笑就可以令时空旋转。
本题解析:
这道命题作文,重点培养的审题构思能力,引导其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与人为善的处世方法。
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风霜雨雪,也有电闪雷鸣。成功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微笑着去享受它;失败的时候,不要捶胸顿足,微笑着去接受它;失意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微笑着去面对它……
生活的经验证明,用微笑把自己推销出去,成功的机会往往会更大。你若是微笑着,干同样的工作你就能比别人省不少力气;相反,如果整天绷着脸,你就可能事倍功半……
构思时,应注意将立意集中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如学习中的某一次成功或失败、跟同学的某一次矛盾冲突与和解等,从而给读者以启迪。
本题难度:简单